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6-29
2017-06-29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李新华:用“板车精神”撑起新蓝天

作者: ■本报记者张文燕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5099
    什么是“板车精神”?在李新华看来,就是务实苦干、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就是不计得失、顾全大局、达则济天下的奉献精神。
    接班的11年里,李新华一直在默默践行着父亲的“板车精神”,从一个过着滋润日子的“富二代”蜕变成一位成熟且有家国情怀的新一代民营企业家。
    2006年10月,河南蓝天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蓝天集团”)创始人李万枝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虽经紧急抢救,依然没能挽回宝贵的生命。
    那时,整个家族和公司员工都仿佛有“天塌了”的感觉,蓝天集团上下都蒙上了一层阴影。李万枝最小的儿子、当时刚过而立之年的李新华两年前刚被父亲从警察职业上“请”回公司,还在熟悉业务的他,忍住巨大的悲痛,临危受命,担负起了带领大家走出困境的重任。
在压力中前行
    日前,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记者见到了蓝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新华。
    他虽然个头不高,说话却非常有力,富有激情。在他的带领下,蓝天集团在短短11年间,资产规模达100多亿元,平均年创利税近5亿元人民币,集团发展稳中有进。然而时光倒转回11年前,临危受命的他却常常夜不能寐。
    当时。蓝天集团承建的大广高速新县段路基还未修好,项目进程又因李万枝的突然离开停工1个月,省长还曾亲自到施工现场察看;集团在家乡投资的万亩茶园里,尽管秋茶长势喜人,但也还没有到大量收获的时候,部分市场人员还产生了销售疑虑;3家甲醇厂的生产销售以及煤炭资源供应问题刚刚解决,应对光山化工厂面临耗能严重、成本居高不下的方案正在研究;还有一条长达187.7公里豫南支线尚未完工、一栋通过“烂尾楼”垫资修成的中原大厦……
    “家族的压力、外界的舆论、蓝天集团上下不稳定带来的压力,让李新华相当苦闷,经常半夜都睡不着觉。他虽然只比我大两三岁,但承受的压力却是超出这个年龄的。”蓝天燃气公司常务副总黄涛对记者说。
    2006年10月18日,在李万枝去世10天后,中共驻马店市委下发了《关于开展向李万枝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这是驻马店市委第一次发起向一位民营企业家学习活动。
    李新华把这次报告会看得非常重,他说:“这次学习活动,不仅是对我父亲工作上的认可,也是在当时‘工业强市’的大背景下,树立先进典型的需要,更是我接班之后,政府给我个亮相机会,帮助我树立信心,稳定生产经营。”“过去对于我接班各界有不同声音,但这次报告会,奠定了我们未来发展的基础,我感觉心安了很多。”
大刀阔斧搞创新
    在当地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李新华在巨大的压力下稳住了阵脚,并在集团内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
    曾在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进行EMBA学习的李新华,深知家族式管理的弊端和局限,于是引进国内顶尖咨询公司给家族成员现场讲课、分析利弊,并请五叔与父亲的6个兄弟姐妹进行沟通疏导,自己则负责与哥哥姐姐们沟通。当知道自己要离开打拼多年的战场时,在集团做了一辈子的一批业务骨干都泪流满面。
    曾任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的张玲玲告诉记者,“在我看来,李总接班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善了我们公司的社保制度。”蓝天集团自成立后,并没有参加社会的医疗保险,而是在内部设有基金会,哪个员工生病了,就由基金会负责全额报销。李新华在充分了解公司情况和社保制度后,第一时间联系了驻马店市社保局,给全体员工入了社保。“大家都知道,当时住房公积金政府是不做硬性要求的,但李总问我,公务员有公积金吗?公务员有,我们员工就也要有。”就这样,到2007年下半年,蓝天集团把全部员工的“五险一金”都交齐了,从不拖欠,成为当时驻马店市唯一一家交齐“五险一金”的民营企业。
    除此之外,李新华建立了更加规范的用人制度,完善了用人体系,使员工“能上能下、能进能退、待遇能高能低。”集团总经理扶廷明很赞成李新华制定的“高管直系亲属不能到公司工作,如果一定要来,也不能升职”的规定,“这打破了亲疏关系、老乡关系和地域关系,一视同仁,才能引进更多的人才。”
    在不断的摸索中,李新华带领蓝天集团确立了“以气为主,有限多元”的发展战略。燃气用户从最初的3万户发展到45万多户;同时通过“关停并转”,将燃气电厂、甲醇厂、超市等业务板块关闭或战略合作。通过与华能集团、平煤集团、中国石化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将全资投入变为财务性参股,即时获取现金,用以扩张主业以及不得不坚守的行业。
    “电厂、甲醇厂、超市等当年都还是很赚钱的项目,把这些业务处理后,很多人骂我‘败家子’,父亲刚走就要卖光他的心血。”李新华无奈地说,“但这是我们科学研判后做出的大胆决策。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无论是从技术、人才配置上还是在电力‘竞价上网’方面,我们都难有优势。而超市,虽然还在盈利,但是成本非常高,经营模式相对落后,人员管理效率低下……这两个业务,对我们来说,一个是最高端,一个是最低端,放弃是最好的选择。”
    事实证明,李新华的决策是正确的,蓝天集团因此度过了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寒冬”。“新华很有战略眼光,这些改革很及时,也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驻马店市工商联主席、河南置地房地产集团董事长李万顺评价这位年轻的后辈时说。
    在规范管理的同时,李新华也充分考虑员工的困难和需求。在李新华掌舵的十年里,蓝天集团的员工从5000多人缩减到2600多人,“但我们集团30年来没有主动辞退任何一名员工。”面对记者的疑惑,李新华解释道,“除了当时与平煤集团合作后有将近3000员工自愿转入平煤集团,我们也通过内部转岗、买断工龄等方式安排员工。比如卖掉的中原超市里有差不多200多名正式员工,都将他们转到其他业务板块工作。对于一些想要提前退休的员工,我们也会与他们协商买断工龄。”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集团一位得力的干部郑延海退休时,新华很激动,在讲话中几度哽咽”,一位高管评价李新华是“充满人情味”的领导。
    “新华接班的这十年来,我们正式甩掉了管理不规范的帽子,在财务、资金、工程管理等方面都建立了全面、规范的体系,抓纪检、抓审计、抓考核。在我们集团内部,没有不被审计的事项、不被监督的人。我们对未来有期待。”中专毕业就到蓝天,从实习生升至集团总经理的扶廷明充满信心。
集团发展依靠谁
    改革初见成效。又该如何长期有效地保持发展信心,凝聚集团的力量?
    李新华想起了父亲曾带领集团员工奔赴革命老区延安召开会议,并在那次会议上确定了集团“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家族60%-70%的人都是党员,党在我们企业中居于核心地位”,在全国人大代表、驻马店市委候补委员李新华看来,“没有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就没有我们集团的今天。”
    蓝天集团党委下设两个党总支、10个党支部,有党员385名,建立了完善的基层党组织机构,同时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成员兼任党委委员,并配备专职党委副书记,及时传达政府的工作文件给员工。“我一直教育引导干部员工‘听党话,跟党走’,集团也非常重视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每年都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发展新党员、开展教育学习活动。”
    蓝天集团专职党委副书记王儒评价道,“李新华是个有心人,一次会上,集团总经理扶廷明反映公司由下到上的沟通机制不完善,他就决定在公司内部开展民主生活会,搭建沟通平台,后逐渐发展成‘自查自纠’活动,并将每年的4月9日设为‘自查自纠日’,已将近十年了,成为我们集团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成了每个党员、员工进行自我纠错、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王儒自豪地介绍道,河南职工委曾组织过一次党建理论研究,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蓝天集团是新形势下搞党建的典型。“这都是新华推动的,他还带着我们干部员工赴延安宝塔山、林州红旗渠等,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
    记者在蓝天集团的各个分公司都看到了开展自查自纠活动的展板,“活动会结合当年中央工作的重点、市委党建工作的要点以及公司的年度计划进行,先学习、考试,再针对相关课题进行研究,查找我们自身的毛病。”在李新华的督促下,“现在每个部门都建立了台账,在活动中提出了什么问题,将怎么解决问题,需要什么条件等都有很详细的纪录”。
    李新华深知,有了指导思想,还要提高员工素质。“前些年,集团的员工底子不是特别强,有将近40%员工只有高中以下学历。2013年开始,集团就送中高层干部到到河南大学、北京大学等地读MBA,特别是与河南大学签订了协议,每年派6名干部去学习,10年我们的中高层干部基本就能轮一遍。回来后,再由他们给普通员工讲课,也会组织普通员工到银川大学等高校学习。”张玲玲说。
投身农业扶贫
    2002年起,李新华的父亲李万枝就为推动乡亲致富,在信阳开发了1万亩茶园。茶园自开发以来,虽然扶贫效果显著,但是资金投入比较大,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但管理好茶园,发展好家乡的茶产业,是李万枝的遗愿,也是李新华不忘的担当。
    2007年,李新华回到家乡河南省光山县敖洼村探访贫困户,李新华看到乡亲们住的茅草房,穿的破旧衣裳,一些孩子因贫困辍学,不禁黯然落泪。
    当年年初,为提高集团公司发展质量与效益,李新华召开产业结构调整研讨会,准备对一些非主营业务进行关转并停。在会上,有人提出,茶园发展几年来,财力、物力投入那么多,企业利润却微乎其微,为什么不关茶业公司?意见得到了多数人的附和。李新华激动地说:“茶园是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好产业,不能只考虑集团公司的眼前利益而不顾及长远的社会效益,这种对不起老百姓的事儿,我做不出来,你们以后也不要有这种想法。茶园管理有一定难度,从今天开始,我来当茶业公司的总经理!”
    就这样,李新华自己直接担起了万亩茶园的重任,在议论纷纷中再次投资5000万元用于茶园发展,两年时间内把茶园发展到2.65万亩,建成了河南省最大的生态茶叶生产基地。同时,采取“公司+品牌+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统一开挖、供苗、管理、采购的管理模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仅胡楼村一村,就有486户农民种植生态有机茶2300亩,年收入万元的有146户,98家贫困户脱贫。
    2012年,李新华又投资2000万元,新上油茶种植和加工项目。“想通过规模种植和精深加工,拉长扶贫的产业链,为大别山的父老乡亲们栽上‘摇钱树’”,李新华的想法很朴实。油茶树栽种伊始,李新华带着工作人员,翻山越岭,和农民一块下地种树、浇水、施肥,还派出技术员专门住在山里,指导农民种植油茶树。为使油茶产业链尽快形成,李新华又投资700多万元建成了年产3万吨的现代化茶油加工厂,让一部分当地农民就地转移,成了加工厂的员工。
    “我是看着李新华长大的。老董事长走后,我们很多人都担心李新华太年轻,怕他干不好,但现在看来他的确做得不错,村里人都夸他哩。”70多岁的袁大爷是李新华家乡敖洼村的老支书,也是蓝天集团在当地雇佣的工人。“我现在和老伴儿每人每个月都能拿1400元的退休工资,儿子和媳妇儿也都在上班拿工资,这都得感谢蓝天。”
    “在李新华的带领下,村民的致富路更宽了。首先是流转土地有收入;其次是每人可以签合同管理70-80亩的茶园,蓝天付管理费;茶叶等收获后还能由蓝天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当然还可以去附近的蓝天下属工厂、度假村等地工作。”村主任敖应城骄傲地说,“起码敖洼村是不存在脱贫问题了,李新华还是这个村子的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大家都忙着奔小康呐!”
    “四十年前,我父亲用了整整7天7夜走出大别山,从拉板车搬运、卖苦力起家,艰苦拼搏三十年,创建了河南蓝天集团。我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上课的时候,一直在思考如何把父亲这一代人身上闪光点系统地总结、传承并贯彻到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中去,通过与老师同学们的探讨,最后把父亲的精神统一归纳为‘板车精神’。”李新华回忆道。
    什么是“板车精神”?在李新华看来,就是务实苦干、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就是不计得失、顾全大局、达则济天下的奉献精神。
    接班的11年里,李新华一直在默默践行着父亲的“板车精神”,从一个过着滋润日子的“富二代”蜕变成一位成熟且有家国情怀的新一代民营企业家。
    “今后,响应国家号召,蓝天集团还要在‘一带一路’建设、脱贫攻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不断进取,继续践行和发扬‘板车精神’。”李新华对记者说。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