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6-21
2017-06-21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陆家嘴论坛聚焦全球金融稳定

2020年上海欲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作者: ■本报记者杨联民李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64

    以“全球视野下的金融改革与稳健发展”为主题的2017陆家嘴论坛,于20日在上海拉开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出席开幕式暨第一次全体大会并致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论坛共同轮值主席周小川致欢迎辞并作主旨演讲,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论坛共同轮值主席应勇作主旨演讲。
    韩正在致辞时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金融改革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
    韩正表示,上海作为建设中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与航运中心之一,必须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上海发展提出的要求,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不断挖掘制度创新的红利、市场经济的动力、开放发展的活力,努力实现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韩正说,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按照目标要求,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我们将进一步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加强自贸试验区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发展,增强金融创新活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我们将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合作,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融合作、互联互通,打造面向“一带一路”、辐射全球的金融网络体系和支撑体系。我们将进一步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加快形成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着力提升金融信息化水平,有效维护区域金融安全稳定,全力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
    周小川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说,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通过参与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在此过程中,对外开放起到了重要作用。制造业开放让中国成长为世界工厂,服务业开放体现了与制造业类似的规律,也是通过对外开放,引入竞争,推动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并带动国内相关政策改革,经济特区、加入WTO、自贸区建设等地区性试点的经验增强了开放的信心,金融服务业是竞争性服务业,受益于对外开放,还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一带一路”为中国金融业开放提供了新机遇。
    周小川说,回顾国内外的改革历程,我们要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地走对外开放的道路。从制造业、服务业开放的经验可推导出,金融行业不是例外,同样适用于竞争与开放规律。金融服务业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由竞争机制带来压力、动力、进步和繁荣,会发展得更好。相信在各方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对外开放一定能再上新台阶,上海自贸区的实验与推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将取得新成就。
    应勇表示,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今后几年,上海要加快建设更加开放、更具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不断创新、更具活力的国际金融中心;深化合作、更具包容性和普惠性的国际金融中心。
    应勇指出,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根本目的是促使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之树。上海将进一步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鼓励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着力营造更有吸引力的金融环境。同时,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持续形成金融发展和监管的强大合力。
    陆家嘴论坛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共同主办,迄今已成功举办八届。第九届陆家嘴论坛为期两天,将组织六场全体大会,就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的不确定性与应对策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金融服务创新、“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金融对外开放、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协调与平衡等多个重要议题展开讨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