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6-20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屠红燕:不做百亿企业,要做百年企业 |
|
作者:
■楼玉峰本报记者万润龙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5204 |
|
|
|
|
|
|
◆许多二代都不愿意接班,但我接了母亲的班,因为我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我想去改变现状。 ◆我不追求做百亿企业,我要做百年企业。万事利要做中国最有品味的丝绸品牌,做“中国的爱马仕”。 ◆我们制造的丝绸,不仅仅是杭州的丝绸,更是世界的丝绸,因此我们打造的产品代表的是中国的文化和技术。 ◆那些绣了几十年的老艺术家们用匠心将传统丝绸最美的一面展现给了世人。万事利会不断提升品质,带着我们的艺术丝绸自信地走出去,让我们的民族品牌走向国际,获得更多外国顾客的青睐。 走进万事利的丝绸文化博物馆,只见一束束高光打在背景墙上,使精致的丝绸展品映衬得低调而奢华,丝绸高贵与静谧的特质彰显得淋漓尽致。历史的古韵与现代的时尚比肩于博物馆的回廊中,呈现出主人对丝绸文化古往今来的深邃思考。 以往,我们没有将中国的丝绸与品牌联系在一起,也没有把苏杭这个产丝绸的繁盛之地与奢侈品相提并论。甚至潜意识里已将这一带早已繁荣的丝绸制造业视为洋品牌的代工者,似乎这些草根企业天生就要依附于国外品牌才可以绽放光彩。而现实是,外国大牌用其独有的文化、审美与技术为丝绸增添了高附加值,赚取了高额利润,而我们的丝绸企业却难以在国际同系列的品牌中夺得一席之地。 13年前,从母亲沈爱琴手里接过万事利集团“帅旗”的那一刻起,屠红燕已经开始思考这些现象和问题了。 痛心:无品牌令行业外强内弱 几十年来这种现象为何一直持续?中国的企业怎么了?问题究竟出在哪?屠红燕得出结论是:我们的制造企业一味追求数字增长,却没有建立起强大的品牌意识;没有将自己的产品视作生命一样去经营,于是便形成了长期有精品却无品牌之现象,使得丝绸企业外表强大而内里脆弱。一遇到冲击,一批批企业便会纷纷倒下,令人十分痛心。 “据媒体披露,世界知名品牌爱马仕2016年的销售额约为52亿欧元,合390多亿人民币。爱马仕难能可贵的是,它的品牌传承了100多年。而我们的一些企业也能做到几百亿,但可能做不过二三十年就倒下了。中国的丝绸业曾经也有响当当的,诸如都锦生、喜得宝这样的老品牌,但是现在几乎看不到了。”屠红燕很无奈地摊开双手,“过去我们中国的丝绸曾经贵为‘天物’‘软黄金’,为什么现在却不是这样?说真的,作为丝绸人我感到十分惭愧。” 还有一种现象让屠红燕纠结不平:一些国外大牌的高端丝绸产品用的是中国生产的原材料,就因为人家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品牌历史积淀,所以轻而易举就把我们超越了。为什么一提“中国制造”就是低端、廉价的代名词?而日本和韩国生产的产品就是高端、奢华?屠红燕说:“这其实是对国家实力的一种认可。” 2003年,当她从母亲沈爱琴手中接过万事利发展大旗的那天起,屠红燕便把着力点投向了品牌的发展战略上,上一辈人无睱顾及或无力解决的事情,她都要一一解决。她急于想改变的是,必须尽快创立自己的品牌。“全世界90%的丝和80%的绸在我们中国,但是品牌却在法国,中国企业既赚不到钱又很辛苦,99%的企业都在为别人做代工。万事利也为国外企业做了15年代工服务。”屠红燕说。 有着富裕的家境和国外留学的背景,屠红燕在衣食住行上早已习惯了使用国外的品牌。可当她发现这些问题并想付诸行动,打造出属于万事利的品牌时,却发现这条路蜿蜒曲折,并非坦途。但困难并没有让屠红燕停下脚步,她毅然选择了对古老丝绸的传承与坚守。“许多二代都不愿意接班,但我接了母亲的班,因为我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我想去改变现状。”她说。 震憾:MARC ROZIER四代人演绎的丝绸 屠红燕想要改变中国丝绸业为海外市场做代加工的命运,想为中国的丝绸企业走向国际做一次突围,想让万事利带头走出国门,寻找与国际品牌合作的机会。 在仔细的考量后,她找到了一家理想的目标企业:法国百年丝绸世家MARC ROZIER。MARCROZIER是古老而闻名的法兰西丝绸家族企业,1890年诞生在法国丝绸工业的心脏——里昂,它为全球40多个一线奢侈品牌提供代工服务,为许多高端女装品牌提供丝绸服装面料及丝巾、披肩等配饰的加工,为世界500强企业及众多的知名公司度身定做高档礼品,它在全世界众多的免税店及最豪华的百货公司都设有产品专柜。 参观MARCROZIER时,屠红燕被深深震撼了。四代人,把丝绸的美、文化与历史演义得淋漓尽致。“这家企业100多年的历史非常吸引我,让我震惊的是,100多年前的图案,他们全部完好地保留着,整理得非常仔细,那是一万多个花型啊!还有年代久远的滚筒印花机都还完整地保留在那里。”屠红燕深有感触地说,“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品牌,只有对历史文化无比尊重,充满敬畏,才能有今天的辉煌。” 通过MARC ROZIER,屠红燕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欧洲人的企业经营理念,这种理念超越了国界、甚至超越了丝绸本身,在她的强企梦想中沉积下来。她说:“我不追求做百亿企业,我要做百年企业。”同时,她给企业确定了一个目标:万事利要做中国最有品味的丝绸品牌,做“中国的爱马仕”。 她认为,在当今这个略显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营商时代,MARC ROZIER的企业精神特别值得每一个中国的企业家好好学习。 内省:我们与国外同行差距甚远 屠红燕非常欣赏MARC ROZIER的历史、文化与管理,更对其产品的品质备加推崇。她坦承:“他们的产品确实比我们做得好。打个比方,一天我们可能做3000米,而人家只做300米,他们对技术、对品质的精益求精,真是做到了极致。把我们的产品与他们的放在一起,高下立现。人家的颜色特别鲜艳,设计特别出众,工艺特别精湛,这些都是我们要学习的。” 前不久,爱马仕前总裁来万事利参观,屠红燕问他:“爱马仕能做到全球第一位,原因何在?”他回答说:“品质,品质,品质。”足见其对品质的重视。 在屠红燕看来,要实现“中国的爱马仕”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看清差距,才能明确努力的方向。她认为,万事利在三个方面要努力追赶和提升。首先是原料。万事利建立了多个优质的桑蚕基地,桑蚕丝品质都在5A级甚至6A级,从源头上保证产品的高品质;其次是技术研发与设备引进。“一个品牌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你做再多的营销都没有用。”万事利拥有丝绸行业唯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人员均为教授乃至院士级别,与此同时,万事利也巨资引进世界最顶级染整设备。“尽管如此,我们与国外大牌在技术方面还是有不小差距。”屠红燕说,“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则是在设计上要进步和超越”。 说到设计,屠红燕滔滔不绝地介绍说,这几年万事利的品牌之所以成长快速,是因为企业在设计上花了很大的功夫。他们不仅邀请了在国际都享有盛誉的艺术家来培养设计人员,还邀请了法国、香港的设计师加盟他们的设计团队。她认为,丝绸是中国文化最完美的载体,但是以往的丝绸制品并未将其很好地呈现出来。她现在想做的事,就是把文化元素与艺术元素完美结合,让中国的消费者能从丝绸上感受到文化内涵的时尚潮流。为实现这个理想,她希望全球最好的设计资源都能“为我所用”。 “成为中国的爱马仕”,这个目标在母亲沈爱琴那里从没敢想过。现在,作为女儿的屠红燕敢想了。但她知道,她之所以有这份勇气,恰恰是因为母亲这代人几十年的积累和探索。这种连接环环相扣,生生不息地传递着对她们对丝绸的理解。“现在,我们的实力增强了、技术进步了、可以做出更好的产品了。这么多年我们为国外企业做代工,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虽然万事利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与国际品牌相比,依然还有差距。如今,浙江省政府正在实施‘名品、名企、名家’培育工程,万事利要先做名品。因为没有好的产品,你是多大的名家都没有用。”屠红燕对此非常清醒。 合作:迈出国际化坚实步伐 当屠红燕领略到MARC ROZIER无限魅力的时候,想与其合作的冲动超越了一切。恰巧,MARCROZIER给了屠红燕一个机会,他们也想找一家有实力且有责任感的企业进行合作。 应屠红燕的邀请,MARC ROZIER的企业主来到了中国杭州。他走进了万事利,参观丝绸文化博物馆,了解他们的技术、产品、理念。此前从没踏足过中国的企业主为万事利的创新成果和对丝绸的挚爱深感震撼,他远未料到中国的丝绸企业能做得如此之好:“没想到中国有这么多精美的丝绸产品,里昂所有企业的产品加起来也没这里多。和中国相比,法国已经落后了。”一场杭州之行,彻底改变了MARC ROZIER企业主对中国丝绸的原有印象,当场表示愿意与万事利合作。在法国经济低迷,市场不断萎缩的背景下,他们希望自己的品牌被中国高端消费群体接受,也愿意让中国的民族品牌通过他们的设计和制造走向世界。 2016年10月,双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最让屠红燕骄傲的是,万事利将改写中国绸企为国外品牌做代工的历史。“世界级丝绸企业将为万事利提供高品质丝绸产品的代工服务,中国丝绸法国制造将成为现实!”她激动地说。 “做中国的爱马仕”,万事利已经成功迈出了它坚实的第一步。为了让这一步落地更平稳,屠红燕将聘请爱马仕集团负责丝绸板块的总裁出任其法国公司的负责人。她认为,如果没有国际化的战略、视野和人才,做不成世界顶级品牌。如今,万事利的丝绸工业园区和新总部大楼已经落成,在那里,不仅有最先进的机器设备,还有高水平的设计团队。 2014年,万事利诞生了一个以中国传统元素为设计源泉的高端品牌——凤凰之家,接下去,万事利的品牌店也将相继在杭州、北京、上海等地建立,法国香榭丽舍大街也将是它的目标店址。 梦想:借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舞台 “我们制造的丝绸,不仅仅是杭州的丝绸,更是世界的丝绸,因此我们打造的产品代表的是中国的文化和技术。”2017年4月28日,屠红燕在杭州举行的“全球浙商金奖报告会”上表示,万事利丝绸将在未来从海上丝绸之路走到陆上丝绸之路,再走到网上丝绸之路,从而让杭州的丝绸产业更好地走向世界的舞台。 今年1月,屠红燕入选首届全球浙商金奖20强。她直言,作为一位守业者、传承者,得到如此殊荣,对她而言并不是一项奖励,而是一份沉甸甸的“鞭策”。能够入围首届全球浙商金奖20强之一,万事利靠的是创新“三板斧”。 其一,文化创新。屠红燕坦言,万事利所做的“文化创新”,是通过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将这些进行重新梳理,从而弘扬丝绸文化。 其二,技术创新。万事利一直履行的“技术创新”,将丝绸从面料变成了材料,变成了丝绸文化艺术品,更变成了时尚产品。 “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这“两板斧”令万事利从一家传统企业转型为一家理念先进、与时俱进的现代企业,而最令屠红燕引以为豪的“第三板斧”,则是万事利营销思维上的创新。 谈到营销思维创新,屠红燕自信地透露,这次能够入围全球浙商金奖20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万事利对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的高频使用。“我们在营销模式的创新方面花了不少功夫。我们的产品不仅在线下销售,更在线上建立了完善的集宣传、展示、销售一体化的专属营销渠道,其中包括万事利自主研发的,以资讯分享为核心的APP“乐享”,以销售服务为核心功能的网络商城“中国好丝绸”。万事利目前与唯品会、天猫等上百家规模化电商平台进行合作。此外,为了迎合更多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万事利正积极尝试将VR等虚拟技术引入丝巾设计中,以探索全新的丝绸消费体验。” 这样的营销模式创新,还体现在万事利一直所推崇的“跨界合作”上。屠红燕介绍,丝绸是万事利的核心产品,通过与文化、艺术与时尚的融合,万事利的产品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定制。不仅仅局限于文化领域,万事利还和中国邮政、中石油、中石化、中国银行等公司进行跨界合作,与不同行业元素结合,呈现出万事利开放、包容和创新的现代企业发展思维。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也是万事利必然面对的话题。对于这一时下社会热点,屠红燕透露,兼并、收购、合作都是未来万事利的战略方向。“设计是无边界的,我们现在很多产品的设计都是来自于欧洲的设计师。”屠红燕说,“国内的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而欧洲的设计师拥有全球化的视野,两种理念的设计师合作也让万事利的产品不仅具备文化内涵,更具时尚特性。” 在业界,万事利丝绸艺术品背后蕴含的“工匠精神”可谓众人皆知。在屠红燕看来,这也是中国的民族品牌与国际名牌奢侈品相比不同的地方。“那些绣了几十年的老艺术家们用匠心将传统丝绸最美的一面展现给了世人。我们万事利会不断提升品质,带着我们的艺术丝绸自信地走出去,让我们的民族品牌走向国际,获得更多外国顾客的青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