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6-15
2017-06-15 第01版:一版 【字体】大 |默认 |

绿色中国岂容“洋垃圾”肆虐

作者: ■徐徜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00

    近期,我国多地海关查获多起“洋垃圾”走私进口大案,“洋垃圾”一词再度进入公众视野。
    对于洋垃圾,中国人并不陌生。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送垃圾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事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开始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出台了许多要求厂家对垃圾进行回收以减少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一些不法商家出于减少回收成本的目的,开始向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出口垃圾。从20世纪80年代沿街叫卖的旧衣服,到近年一些沿海村镇大力发展进口废旧电脑拆解行业,多年来,我国一直面临着发达国家向境内转移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压力。
    洋垃圾的危害不容小觑。大部分“洋垃圾”中都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一旦进入国门,不能正确处理则会导致有害物质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如果进行焚烧,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严重威胁我国空气、水源、土壤等生态安全。
    在“电子垃圾第一镇”广东贵屿,拆解电子垃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令人触目惊心。汕头大学医学院对当地儿童进行了血铅检测,结果显示,超过80%的儿童铅中毒,而当地妇女的流产率和癌症发病率也高于其他地区。
    广东是电子“洋垃圾”比较集中的地区,已形成了多个拼装旧电器的市场,不仅假冒伪劣产品盛行,而且超期使用电器易埋下安全隐患。据不完全调查,因为电子洋垃圾而酿成的安全事故已不下数十起,其中大部分原因是产品超出设计寿命、元器件老化等,严重破坏了二手电子产品的市场秩序。
    面对洋垃圾,把关人在哪里?环保专家警告称,如果再不严打洋垃圾非法入境行为,中国在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有变成“世界垃圾场”的危险。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有关方面应加强对洋垃圾的监管。
    管好“洋垃圾”,需要政府各部门形成合力。“洋垃圾”问题涉及发改委、环保部、海关、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等多个部门,其监管可谓是“多龙治水,殊为不易”。只有把“洋垃圾”入境每一个环节的责任梳理清楚,监管才能落实到位。政府既要加强对进口废物的实质性检验、监管,打造多部门协作、全方位配合的进口废物管理体系;也要向港务部门、轮船公司等多加宣传“洋垃圾”监管的相关政策法规,让企业认识到进口“洋垃圾”的危害。
    治理“洋垃圾”的同时,还应着力解决一些农村地区发展“贫血”的问题。一般而言,带毒的“洋垃圾”聚集之地,往往都是经济发展的“洼地”,如果能通过适当的财政帮扶和政策倾斜改变发展失衡状态,让这些“洼地”能有更多的机遇和选择,地方政府或许不会再盲目追逐垃圾回收企业制造的“带毒GDP”,民众也不会将分拣毒垃圾视为美差。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绿色发展”确定为我国“十三五”期间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在破解“洋垃圾”之患这场漫长的马拉松中,中国的脚步不会停留。(相关报道见04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