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6-12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贵州施秉县工商联: |
赴重庆共商保护世界自然遗产 |
|
|
|
|
|
|
【本报重庆讯】为充分发挥工商联职能优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交流方式,贵州省施秉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丰家兰带队,组织部分民营企业家、商(协)会负责人及非公经济代表人士38人前往重庆市武隆区考察学习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开发及旅游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 考察团一行与武隆区区领导、区工商联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会上,武隆区招商中心负责人通过多媒体视频向与会人员展现了勃勃生机的武隆旅游现状,武隆区政协副主席杨兴禄介绍了武隆旅游发展思路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投资优惠政策。据了解,2007年6月武隆区以芙蓉洞、天生三桥、后坪箐口天坑为代表的“武隆喀斯特”和2014年6月施秉县以云台山为代表的“施秉喀斯特”均凭借它们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先后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丰家兰和武隆区工商联主席刘培分别就两地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开发及旅游产业发展和工商联(总商会)干部队伍建设、会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并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中缔结了友好商会,签订友好商会协议书。座谈会上,武隆区、施秉县工商联均向与会人员发放了各自的“旅游画册”“投资指南”等宣传资料。同时,丰家兰诚邀武隆区工商联及企业家们到施秉县欣赏奇山丽水,感受施秉人民的热情和召唤,让更多的商界优秀人士前去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随后,丰家兰一行前往天生三桥景区对天龙桥、青龙桥和黑龙桥3座天生桥进行了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了武隆区为发展旅游而打造的武隆旅游营销团队等发展措施和全民兴旅的武隆发展模式,加深对武隆旅游景区的高效有序的管理、运营情况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学习借鉴,力争将武隆发展旅游的先进经验有机运用到施秉县实际中去,助力施秉旅游产业的发展。 最后,丰家兰一行还赴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白公馆、渣滓洞监狱,开展“企业家红色之旅”教育活动。亲眼目睹了白公馆、渣滓洞的特务看守所、刑讯室、酷刑架、手链脚铐……一个又一个英勇悲壮的事迹深深刺痛着企业家内心深处,润红了一双又一双眼眶。考察团一行纷纷表示,深切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被红岩革命先烈的精神所震撼鼓舞,更加坚定了忠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卢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