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6-12
2017-06-12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透视融创收购行动

作者: ■本报记者李富永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6316
    最近,融创中国连连大手笔开展收购。而在2016年,融创的收购规模之大、频率之高,同样十分罕见。融创想干什么?哪儿来那么多钱?融创赚钱吗?这次还能赌赢吗?
    ■从融创投资乐视伊始,关于其"为什么选择乐视"就成为众说纷纭的话题。利益论者认为,孙宏斌为乐视控股权而来;情怀论者猜测,在孙宏斌眼里,为梦想孤注一掷的贾跃亭"像十年前的自己"
    ■外界普遍认为,收购开发商的股权,乃至控股,孙宏斌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融创土地储备,走的是"曲线"道路
    ■融创之所以一掷千金、不停地"买买买",原来主要靠的是借贷。而其借贷规模又远远超出其自身实际资产规模。属于高杠杆买卖
    ■凭借不断暴涨的销售规模,融创有效平抑了高杠杆的巨大成本。尝到甜头的融创显然还要"让子弹飞一会儿"。据悉,今年融创将向2100亿元销售目标进军
    ■今年的形势还会像去年那样吗?这一轮赌博能否最终成功
    6月5日晚间,融创中国发布公告,其全资附属公司大连融创置地以总价32.32亿元获得大连润德乾城全部股权和债权。此前5月31日,其全资附属公司重庆融创以21亿元人民币收购重庆江北嘴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华城富丽60%的股权。更早些的5月12日,还有另一起收购轰动一时。全国最著名烂尾大盘——天津星耀五洲80%股权及债权落入天津融创之手,融创为此付出了102.54亿元的总代价。这是进入2017年后融创中国第四次大规模股权收购。
    此外,在今年1月份,融创还以150亿元投资解救乐视燃眉之急,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而在2016年,融创的收购规模之大、频率之高,同样十分罕见。
    融创想干什么?哪儿来那么多钱?融创赚钱吗?这次还能赌赢吗?
“这就是一个买卖而已”
先说孙宏斌想干什么。
    孙宏斌但凡有大的举动,业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他想干什么。比如,5月21日乐视网发生的人事变动,就一度引发了”乐视网姓贾还是姓孙?”的猜测。有人怀疑,当上第二大股东后提名董事人选、派驻经理、坚持卖掉手机业务、推动乐视分离,融创是否在乘机与乐视创始人贾乐亭争夺控制权?
    从孙宏斌投资乐视伊始,关于孙宏斌“为什么选择乐视”就成为众说纷纭的话题。利益论者认为,孙宏斌为乐视控股权而来;情怀论者猜测,在孙宏斌眼里,为梦想孤注一掷的贾跃亭“像十年前的自己”。
    有媒体问孙宏斌,是“带着什么使命感”投资乐视的?孙宏斌的回答是:“没什么价值观,就是一个买卖。”
    5月22日,在融创中国股东大会上,孙宏斌还否认“夺权”说。他表示融创投资乐视时,乐视的治理结构和管理体系是写在合同里面的,“要有一个CEO,要有董事,要成立管理委员会,要成立决策委员会,这个都是按照合同落实的”,反而是对150亿元投资的具体运作“没有要求“。但在强调这是一笔买卖的同时,孙宏斌也没忘补充说,自己跟贾跃亭气场很合,都“不怕死”。
    不仅投资乐视引发外界怀疑,融创近期连续五次增持金科、收购金科股份股权的行为,也引起了股市监管机构的查问。在5月2日晚间,深交所就此事发出关注函,连发四问要求其于5月5日之前给出回复。
    5月8日晚间,融创在金科股份公告发布的《金科股份: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部关注函[2017]第66号的回复》中表示,不主动谋求金科股份实际控制权,但未来将继续增持不少于2000万股,并有成为第一大股东的可能。融创还回复说,增持金科来自自有资金。
    收购金科股份一事发生在去年9月21日。当时,融创中国以40亿元认购金科股份16.96%的股份,成为金科股份第二大股东。随后,融创通过与一致行动人天津聚金、天津润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联合行动,通过二级市场累计增持至总股本25%。
    这意味着融创已经逼近最大股东的“警戒线”。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金科股份实际控制人黄红云及其一致行动人陶虹遐合计持有公司26.24%的股份。从二股东定增入股最终引发了金科股份控股权之争。因此,有小股东质疑融创中国此举的动机是想借壳回归A股。
    对此,孙宏斌回应称,目前没有任何借壳回归A股的想法。“(金科控股权)我们其实会很小心,买多了以后就有一个同业竞争的问题,这是我们考虑最多的一件事。”
    随后的事态似乎印证了孙宏斌的淡定。金科股份在融创方面第五次举牌之后,于5月5日起宣布停牌。5月24日,金科股份新一届董事会在第三届临时股东大会上选举出来,金科股份获得7个席位,融创仅有2个席位。
    5月22日,在融创中国年度股东大会上,针对融创的财务指标、市场行情、调控政策,以及投资乐视、金科的想法,孙宏斌与融创中国CEO汪孟德进行了详细回答。
    对于投资金科是否用于“借此回归A股”?融创中国CEO汪孟德的解释与孙宏斌如出一辙:“我们没有任何借投资金科回归A股上市的打算。就是以投资价值来衡量。至于后面怎么走,唯一(需要考虑)的是价格合不合适,合适就买,不合适,合规后就给卖了。就是投资一个项目。”
    孙宏斌则称,我们“没任何可能性把金科当壳。”
不停买买买 要做真“土”豪
    投资乐视不过“是场买卖”,增持金科只是“投资一个项目“。那么,这些年来在企业并购方面大动作频仍、不断”买买买“的融创,每次一掷千金的豪举,究竟在买什么?想做什么?实际上,买的是土地。
    截止目前,除了今年以150亿元注资乐视以外,孙宏斌所有的疯狂,目标只有两个字:“土地”!
    以前是在拍卖会上疯狂举牌抢地,如今土地资源紧缺了,政府有关土地政策收紧,光有钱也不灵了,于是他就盯上了有地的企业,见到有土地的公司就“买买买”。
    外界普遍认为,收购开发商的股权,乃至控股,孙宏斌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融创土地储备,走的是“曲线”道路。于是不难理解,老孙看上的这些公司大都债务缠身,但偏偏在一线城市有土地资源。正因为债务缠身,孙宏斌才“有机可乘”。
    买公司是为了买地,买地是为了盖房。孙宏斌认定了一线大城市房价上涨趋势。
    去年以来,全国出台调控房价的20余个城市,基本都是一线“城市群”之中的城市,而且房价涨幅都居于全国前列。房产企业争逐的热点随即集中到这里。为了进入一线“城市群”获得土地资源,2016年上半年,融创以“接盘侠“姿态,通过“一口闷“的吃法,重点收购拥有土地现货资源、但债务缠身的公司。
    去年5月,融创以43.94亿元收购莱蒙国际位于三河燕郊、上海、南京、杭州、深圳及惠州的7个项目公司的所有股权,最终完成了四大一线城市的布局;去年9月,融创斥资40亿元认购金科地产非公开发行股票9.07亿股,也是看重金科在天津的土地储备;以137.88亿元获得了融科智地旗下42个地产项目,这些项目基本位于北京、天津、重庆、杭州等16个城市。收购后,融创就对外表示:“此次交易将进一步促进和巩固融创集团的战略布局,扩大融创集团在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储备和市场份额。”
    融创半年报就披露,截至2016年6月30日,集团整体布局21个一、二线核心城市,土地储备约3776万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共计约2472万平方米。
    攫金有术 薄利多销
    不停地买买买,动辄几十亿上百亿,孙宏斌的融创中国似乎是堆满了金山银山,车拉不完,船载不空。其实,这不过是个假象。
    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融创中国总负债2577.72亿元,净负债率121.5%;而在2015年,融创中国总负债960.89亿元,净负债率75.9%。借贷总额方面,融创中国从2015年的417.99亿元,增加710.45亿元,达到1128.44亿元。
    这还只是报表上的面貌,若论实际负债水平,则比报表上的“净负债率”更高。原因是,融创中国截至2016年年末共有100亿永续债,由于永续债无债务到期时间,因此在财务数据统计时并未将其归为债务。属于“明股实债”现象。
    也就是说,孙宏斌之所以一掷千金、不停地“买买买”,原来主要靠的是借贷。而其借贷规模又远远超出其自身实际资产规模。属于高杠杆买卖。
    那么,融创疯狂并购庞大资金,是从哪里来的?
    据不完全统计,融创在2016年至少完成了13笔并购,斥资共约444.86亿元。今年这四起并购,已动用资金305.86亿元。银行贷款、公司债是融资的主要途径。截至2016年底,在非即期借贷中,融创中国有抵押的银行借款311.78亿元;2016年融创还成功发行了225亿元低成本境內公司债及ABS(资产证券化)。
    除银行贷款和公司债外,信托产品也吸引了融创的目光。早在2001年,融创中国下属的重庆融创尚峰置业有限公司、北京融创基业地产有限公司,便尝试以增资扩股方式各自引入6亿元信托资金。
    今年5月,名为“融创深圳债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产品,先后发行规模为2亿元、7000万元的信托计划,资金用于受让融创深圳旗下公司的借款债权,以及惠州地产项目的后期开发建设;2月,安泉109号融创申城资产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成立,发行规模10亿元,资金用于向上海融创发放信托贷款;1月,荣享22号(融创团泊湖)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成立,发行规模同样为10亿元,资金投向为“其他”。另一款信托产品“融创盈润股权投资基金Ⅰ期集合信托计划”发行规模为12亿元,成立规模9.04亿元,投资项目优选融创中国王府壹号项目。
    高杠杆借债和疯狂收购之下,融创的业绩出现两个极端现象:一方面,销售额狂飙突进。2009年,融创还是一家位于天津的区域性地产公司,当年销售金额仅60亿;7年后,融创于2016年实现销售金额1506亿元,成为房地产行业销售规模位列第七的全国性房产公司。其中最近三年销售复合增长率超过55%。
    这似乎能够解释,何以从2015年到2016年年底,融创中国借贷总额增加了710.45亿达到1128.44亿,资不抵债的时候,何以融创中国的资金链并没有断裂。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根据年报,融创2016年的净利润率只有区区6%,低于全行业7%-8%的平均水平。这说明高杠杆借债下,融创利润被迫分羹一杯的结果。
    然而,即便利润率偏低,但凭借高杠杆,融创又能够使销售额不断暴涨,而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依然会使融创获得的利润规模不断扩大。
    顺驰买买买 卖卖卖顺驰
    正是凭借不断暴涨的销售规模,融创有效平抑了高杠杆的巨大成本。尝到甜头的融创显然还要“让子弹飞一会儿”。据悉,今年融创将向2100亿元销售目标进军。
    但今年的形势还会像去年那样吗?这一轮赌博能否最终成功?从孙宏斌以往赌博“一而败、再而胜”的经历中,也许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孙宏斌敢于一掷千金疯狂赌博,是有历史传统的。
    众所周知,孙宏斌原系联想集团柳传志的部下,1990年因“挪用资金”而被判刑。1994年3月27日,孙宏斌结束铁窗生涯出狱后,凭借柳传志给他的50万元“和解费”彻底告别IT行业,创办了一家名为顺驰的房地产公司。
    在那个年代,人们都以为这个刑满释放人员的一生已然终结。没想到,这反倒是他波澜起伏人生的开始。。刚出大牢,初出茅庐。但孙宏斌一出现就指点江山、粪土王侯,其目空一切的口气,令人不得不将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比如2003年7月,在重庆中城房网会议上,孙宏斌就敢于口出狂言挑战王石。其时,万科销售收入已经达到44亿(2002年),而顺驰才14亿。
    既然夸下海口,就要有实际行动。
    于是,2003年12月8日,北京土地“第一拍”,起价高达4.3亿的大兴黄村地块,名不见经传的顺驰却不管不顾,强行以9亿的“天价”夺标,引发轰动;
    于是,2004年1月,苏州工业园地块拍卖,顺驰以27.2亿一剑封喉、横刀夺走。
    这原本是内定给万科的项目,没想到被无名小子抢走,害得王石都不得不低声下气央求孙宏斌,但孙宏斌就是不谦让。等等。
    所有这些,在大家的眼里完全就是赌博,就是疯狂。连万科这样的、有“现金奶牛”称谓的上市公司都不敢这样干。其实,孙宏斌的秘诀很简单,就是赌博。赌的是时间差。
    具体而言,就是充分利用当时拿地款可以分期支付的有利条件,不断调整付款和回款节奏,快速开工、快速销售,像玩抛物游戏那样一手抛一手接,快速循环保持现金流不断。
    于是,公司上上下下拧紧了发条,像永不疲倦的机器那样没黑没夜地苦干,一心只为快点推出项目、快点售出、快点拿到钱。但这个游戏玩得了一时,却玩不了永久,终有断档的时候,只是玩上瘾的人很难见好就收。由于扩张太快、管理失控、香港上市杳无音信等多种因素,顺驰资金链到底还是断裂了。
    2006年9月,孙宏斌不得不做出人生第一个痛苦的抉择:将顺驰的绝大部分股份卖给了香港路劲基建。
    其实,当时顺驰虽然只差几亿元的资金,但资金链一旦断裂,一分钱也能难倒英雄汉。孙宏斌四处求救,打算以项目换资金,却没人理会。他终于尝到枪打出头鸟的苦果,他这两年疯狂抢地,且对业界大佬屡有微词,把地产大佬们得罪个遍。如今地产寒冬自顾不暇,谁还肯去救他这个疯子?最终只有出售股权这一个办法。最终,55%的顺驰股权只卖了12.8亿元。其实,如果能捱到年底的话,顺驰就能回款30亿元,但奄奄一息的孙宏斌已等不到年底了。
    败笔一旦铸成,整个趋势如同多米诺骨牌。一年内,顺驰不停地卖卖卖,最终只剩下可怜的5.26%、如同吃剩的骨头渣一样的份额。
    人生峰顶似乎就在眼前,胜利似乎触手可及,但一不小心,瞬间便跌落到了谷底。
    再“赌”制胜 一战成名
    孙宏斌的职业人生,似乎将就此打住,偏偏天不灭曹,死灰能够复燃。
    在经营顺驰的同时,2003年,孙宏斌还创办了另一家名为融创的房地产公司,这两家公司是完全独立运作的,没有资金上的往来,甚至在拿地和项目选择上都没有过任何的协作。正是这看似无关宏旨的闲棋冷子,成为孙宏斌东山再起的种子和跳板。
    首度败落的教训,让孙宏斌变得循规蹈矩:第一,管好现金流;第二,盯准一线城市。此外,尽快上市是关键。
    这次,孙宏斌似乎学“乖”了。这三条其后都做到了。
    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孙宏斌驾驶融创这艘航船再次出海。渡过逆流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终于等到了房地产市场汹涌的大潮,这次他赌赢了。
    2008年12月,房地产业一片哀鸿,孙宏斌出来抄底了:北京海淀西北旺一个地块,竟然被他拍出了20.1亿的成交价。“谁这么疯呀?”当同行们打听到投标者名为首钢融创时,所有人都惊呼:抢地的“孙疯子”回来了!
    融创用这个地块开发的西山一号院,暗合了有钱人的购房心理,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刻意渲染“尊贵”“豪华”“与高官为邻”“上风上水”等噱头,项目被吹上了天,三年内卖了150亿元,由此为融创重回江湖奠定了基础。
    西山一号院项目操作完毕后,融创年销售额已经从2010年的80亿元做到了2014年的715.5亿元,并以超过55%的三年销售复合增长率跻身房企十强,成为这些年来成长最快的房企“黑马”。
    第二次赌博,孙宏斌终于赢了。但从2016年开始的第三轮赌注更大的赌博,孙宏斌还能延续破竹之势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二战已赢的孙宏斌,能在三战中使别人竭而自己盈吗?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