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5-16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探索多样化合作共赢模式 |
中国民企挺进“一带一路”深处 |
|
作者:
■本报记者张文燕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78 |
|
|
|
|
|
|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取得丰硕成果,民营企业作为“走出去”的生力军,“一带一路”战略的受益者,一直在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寻求务实合作 “习主席演讲中提到的‘五个之路’,我们感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方向更明确了。”香港经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经纬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道,经纬集团已收购了泰国的上市公司,并在曼谷地区收购1万多亩的土地,“我们将寻求与当地政府的务实合作,开发各类园区,像经贸园区、旅游园区、特色产业园区等。”他说。 力帆集团进出口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孙泽军也表示,作为民营企业,力帆集团将在“走出去”过程中,始终坚持做好市场调研和预算分析,秉承务实、严谨的商业原则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 深化国际合作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很多企业很早就开始践行“走出去”,比如力帆集团自1998年起就开始把产品推向世界,如今已经遍布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对于这样的企业,“一带一路”又该如何走出新意? “我们现在处在第二个阶段,即深化‘走出去’”,孙泽军告诉记者,“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很多国家出台了加深经贸往来的政策,“这对于我们无疑是非常有利的。比如,之前我们在俄罗斯都是以技术合作的形式进行生产,而现在我们马上就要自己在当地建厂了。”他同时提到,参与“一带一路”,不仅要辐射带动沿线的发展中国家,也要更多地走入发达国家。“我们要在1-2年时间内,走入欧洲发达国家市场,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市场规模。” 无独有偶,正泰集团也在欧美国家积极进行产业布局。在西班牙,正泰与Grabat公司合资研发生产高性能石墨烯电池,掌握了移动储能电池颠覆性技术和应用的主动权;在德国,正泰收购了最大光伏企业Conergy在法兰克福(奥登)的组件工厂。 打造全球型企业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把企业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全球型公司”,“全球型公司”与“全球公司”一字之差,强调的却是“突出本土化与全球化的细分与合作,强化本土化发展与全球化协调的重要性。”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吉利集团不断推动企业的本土化与全球的灵活协调。“这才是赢得竞争的关键。”李书福说。 “吉利在2013年收购了英国百年企业锰铜公司,它生产的伦敦出租车是英国的经典文化符号之一。完成收购后的4年里,我们充分保留了它原有文化特征和产品风格,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优势,开发了全新一代新能源车型。新车型既传承了伦敦出租车的传统文化特征,又提升了它的性能,赋予了伦敦出租车崭新的时代精神。”李书福说。在他看来,这就是推行全球型企业文化的成功案例。 意识到本土化重要性的不止吉利集团,正泰集团始终坚持本土化经营,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与当地相适应的管理体系。“让听到炮声的人做决策”,正泰逐步实现了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和服务的全面国际化。“我们的海外员工大部分是当地人。新开业的正泰埃及低压开关柜合资工厂,首任董事长就由埃方人员出任,埃方员工目前占比达90%。”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说。 孙泽军介绍,力帆集团的企业本土化建设同样成效显著。“我们会雇佣当地的法务团队来解决不了解当地政策法律的问题。同时,在我们的海外业务中,外方员工占全体员工的比例都在90%以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