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5-12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简政放权贵在少说数字多拿诚意 |
|
作者:
■杜鹃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43 |
|
|
|
|
|
|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关于简政放权的消息不时传诸耳端。例如,成都市自5月1日起,取消各类证明298项,仅保留15项,此举被称为“最大力度”的“减证便民”行动;福建省近日公布第一批23292项“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等等。 总的来说,这些消息让人感觉欣慰,尤其让那些经常要跑腿办事的企业、个人感到欢欣鼓舞。但是,其中又有些东西隐隐让人感到不那么对味儿。 简政放权是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如今,简政放权已经提出4年多时间了,但从不断传出的各种新闻看,这项工作还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远远没有结束。那么,为什么简政放权如此之难、如此之慢呢? 自国务院提出简政放权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响应,各种措施、各种数据、各种效果随之纷沓至来,无不掷地有声。但是,来自企业和老百姓长期的、真实的体验是什么?恐怕并没有多少人认真地跟踪了解。事实上,有些地方政府减掉的不过是边边角角、实际上早已无人问津的审批事项,有些地方在某个方面减掉了一些,在另外的方面又增加了一些,或者干脆把减掉的审批事项以另外的方式又添加了回来。 有观点认为,简政放权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放得过快、放得过多,会造成权力的真空,会给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造成混乱。这样的解释当然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审批许可是政府管理社会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可是,从新闻中的数据看,某些第一批“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就达23292项之多,面对这近乎天文数字的办事清单,真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悲? 简政放权精简的是束缚市场主体的“无形枷锁”和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有形之手”,放活的则是企业的活力、发展的动力和全社会的创造力。但是,囿于历史的惯性,以及现实中的各种需要和利益纠结,真正做到简政放权又实在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情。为了实现简政放权,中央的远见卓识和自上而下的政策固然必不可少,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换句话说,在没有消除阻碍简政放权的各种历史和现实根源的情况下,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往往会变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走过场,只有把简政放权变为各级政府的内生需求,即把“让我简政”变为“我要简政”,才能真正实现简政放权的初衷。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提高简政放权的“含金量”,确保改革“蹄疾而步稳”,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智慧和改革决心。我们认为,简政放权说到底是一场以结果为导向的改革,就是要“把该放的权放掉”,同时要“把该管的事管好”。而不是,只在各种数字上热热闹闹做文章,更不是在各种口号上认认真真走形式。 当然,要把“让我简政”变为“我要简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需要各级政府拿出更大的勇气和诚意。不过,我们还是要为各地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改革的种种努力鼓掌,毕竟这是一种向好的变化,期待这种变化能让越来越多的人从改革红利中体会到获得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