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5-11
2017-05-11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岂能对救命药断供视而不见

作者: ■韩玉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769

    破伤风抗毒素、葡萄糖注射液……这些为人熟知的药物,在广东药品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广东药交中心)5月2日发布的一张清单上,被标注为“急(抢)救药品”。不过,它们被列在这张清单上的原因,是因为企业“断供”。
    与以往廉价救命药断供不同,以往是因为廉价不招各方待见,所以断供。现在是原料药价“上天”成品药价“入地”,出现了生产成本与价格倒挂,生产企业不愿做赔本买卖索性放弃了生产。
    而造成生产成本上涨深层次原因是原料药垄断,这种垄断又是因为部分原料药生产企业及经营企业,利用手中掌握的批准文号资源,采取提高原料药价格造成的。如,一些医药经营公司与个别独家原料生产厂家联合涨价,导致原料药上涨近840%;也有医药经营公司以高出价格与国外企业谈总代,导致原料药涨幅达677%等,有些原料药3年内上涨1566%等。
    非常有意思!我们在诅咒药贵伤患的时候,市场上只需要14元就可买到的苯扎贝特片,中标价就这样被卖到了60元;卖5元的氨曲南,中标价50.3元;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标价129元,就有45元的回扣……现在药价实行“两票制”了,却遭遇原料药涨价和招标降价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双重挤压”,让企业倍感受伤,最终只能导致部分药品断供。
    拯救救命药有两种途径:要么提高中标价格,让生产企业有利可图;要么降低原料药价格。“水涨船高”肯定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此不仅中了不法商人的奸计,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
    因此,打击囤积居奇,待价而沽的不法商人才能让救命药、廉价药恢复生产。然而有关部门针对1004个品规的药品的断货还在表示沉默,这不免让人感觉有些莫名。
    其实,救命药断供我们都是“利益相关者”,谁都不可以保持沉默,因为谁都不敢保证自己永远不生病,更不会也像不法商人那样对救命药囤积起来留着自己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