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5-11
2017-05-11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万吨储备粮报废谁之过

作者: ■朱达志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517

    针对媒体报道的“万吨小麦被忘7年变质”,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官方微博8日回应称,由于2010年个别地区灾情较重,收购的部分小麦品质不符合国家要求……2014年6月,该批小麦经有关部门组织定向拍卖销售后,寄存粮食的金硕公司因自身利益未得到满足,拒不出库。
    这里面的“自身利益未得到满足”具体指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金硕公司还是中储粮光武分库,都曾对那批粮食的处置向上级做过请示、反映、协调,但是那批小麦仍然没获善终。
    个中缘由,不得而知。但基本能看出,这不是某一家的事,而是涉及多方。整件事情中,有可能存在一连串失职、渎职等职务或经济犯罪。
    显然,这场“部门打架、粮食遭殃”的闹剧,伤害的是国有资产,是公众利益,势必要有人为“万吨粮食报废”负责。
    目前,中储粮总公司派出的专门工作组已抵达河南南阳。接下来,还应有第三方的监督部门介入调查。我们不仅要搞清楚万吨粮食为什么被“拖死”,是谁“拖死”的,更应厘清责任,作出相应处罚,以儆效尤。
    而更重要的是,针对此次事件的善后,一定要有一个管理制度“重建”或者“修复”的工作。再发生类似的矛盾或冲突,不能让公共财产遭殃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