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5-10
2017-05-10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人工智能:等待天时地利人和

作者: ■本报记者杨桐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021

    人工智能不再是电影里面的科幻镜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工智能已经无处不在,无论是出行、娱乐、金融,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其中。然而,人工智能到底是发展太快出现泡沫还是发展太慢滞后于生活?
    出门问问磨剑四年
    日前,刚刚获得大众汽车1.8亿美元D轮融资的出门问问连开两场发布会,正式推出覆盖全场景的虚拟个人助理“问问”以及基于虚拟个人助理的免费级AI开放平台,即将推出的智能音箱Tichome也在发布会上首次对外公开亮相。
    迟到4年的出门问问首场发布会,重申使命“定义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
    发布会开场,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回顾了2012年创立公司时所立下的使命:定义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他在发布会当天也一再重申这一使命,“作为出门问问的终极理想,今天发布的中国首个多场景全覆盖虚拟个人助理‘问问’正是实现这个使命与理想的载体。”李志飞形容这场发布会为迟到4年的出门问问首场发布会,“因为‘问问’在公司成立时就已经诞生,而其经过4年、1660天核心技术、软硬件产品经验和行业认识的探索与积累,直至现在得以成长为一个对用户更有用、更可靠、更聪明、更懂事的‘问问’。因此出门问问决定在4年后的今天为虚拟个人助理‘问问’举办成人礼,代表它正式‘问’世。”
    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出门问问AI开放平台”也将以“纵”“横”交叉模式来服务市场与用户。纵向上,通过对开发者和硬件的开放交互式合作来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让“问问”继续深度成长;横向上,广泛与更多硬件产品携手,为用户创造更完备的全场景智能化产品体验,真正让人工智能无处不在。
    对于这个AI开放平台的对外合作理念,创始人李志飞表示,开放与合作本就是出门问问发展的基因,不论是与Google或大众汽车集团的深度战略合作,还是大量第三方应用服务的合作,都是出门问问4年成长道路的重要基石。AI开放平台推出之后,出门问问希望能与更多尊重技术追求创新的伙伴们合作,共同创造中国人工智能互利共赢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
    从实验室到商业
    面对“怎样判断人工智能目前的热潮不是一个虚假的春天”的疑问,依图科技创始人兼CEO朱珑回应称,现在已经看到了商业的价值和巨大的进展,比如在工业级的实验数据上,看到了非常深远的结果,这是最重要的区别,是一个从躺在实验室的概念变成商业价值和应用的过程。
    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办的中国绿公司年会上,朱珑用“要投的前一天,你判断不了,只有信和不信”巧妙的回答了对于投资人怎样预判人工智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谈到人工智能在技术层面还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朱珑的理解则是,技术其实很多年前就有了,如果非要说十分明显的“跳跃性”变化,则是体现在工业和社会意义等层面的具体应用,这种变化使得原本单一的功能逐渐成为一种科学可验证的手段,包括人机对话的出现都是明显的例子。他表示,2016年人机大战就是明显的例子,这使得人工智能迅速热了起来。
    人工智能是否存在泡沫
    “人工智能风生水起,这一次人工智能热起来,我怎么知道不是一个虚假的春天。”这是IEEE院士、阿里巴巴集团人工智能研究机构资深总监华先胜提出的一个疑问。
    对于人工智能行业是否存在泡沫,李志飞有些犹豫,“照我以前的性格,我一定会告诉你有泡沫,或者我会告诉你,我们提供的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而且还会依此类推说,这个机器怎么样,那个怎么样,这是泡沫的一部分,是虚火。但是在回国创业4年多以后,我的看法有所改变。”
    李志飞认为,人工智能这把虚火并没有什么问题,或者说对整个行业、产业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可以花几十亿美元购买上门服务,那么为什么不能花很多钱解决最核心的技术问题,把这些技术问题解决之后,可以促进人类往前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天的人工智能泡沫也好,虚火也好,投入还远远不够。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钱。”
    从出门问问的角度来讲,李志飞很肯定自己是既得利益者,“如果没有人工智能的火热,我们开发布会都不一定有人来听,或者去找投资者,人家也不知道你讲什么。四年前我们讲人工智能,人家根本不知道你讲的是什么东西,但是今天不用教育他人工智能是什么,所以我们作为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肯定是既得利益者。”
    李志飞不认为竞争来自对手,同样,他也不认为产业泡沫对出门问问来说没有任何的影响。“回看我们的整个战略或者过去的发展目标,实际上都是自我驱动的。我们有使命感,围绕这个使命感,我们会思考这些路径到底通过什么方式实现,在实现的过程中发现没有用户用,于是我们就开始做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我们发现,过去的积累使得我们今天做虚拟个人助理比四年前做的更好。”
    (图)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上,机器人在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展台“踢足球”。单宇琦/摄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