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5-10
2017-05-10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丝绸产业讲出“一带一路”发展新故事

——中缅边境200公里桑蚕产业发展调研

作者: ■本报记者王呈文/摄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6261
    丝绸行业是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的拥有较强定价权的产业,也一直是欧美奢侈品牌及国际百货公司的座上宾。不过近年来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国内自然环境恶化、劳动力成本增加、土地资源紧缺等因素影响,再加上巴西、印度、越南等国丝绸企业步步紧逼,我国的丝绸产业可谓“内忧外患”。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民营企业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将丝绸产业与边境地区的脱贫攻坚相结合,踏出了一条既有利于企业发展,又带动农民致富的新路。
    “一带一路”吸引企业目光
    当前,3A级生丝的价格,已经从2015年9月底的28.1万/吨,涨到如今的37.7万/吨,接近2013年的高位。
    此外,由于劳动力成本增加,再加上其他产业的挤压效应,种桑养蚕目前已经呈现“东桑西移”的趋势——浙江、江苏、山东等东部蚕区的蚕茧产量占比下降到50%以下,而中西部蚕区的蚕茧产量超过全国总产量的50%,尤其是广西,逐渐成为我国最大的中低端蚕茧和生丝生产基地。
    而现如今,东南亚地区吸引了更多企业的目光。
    日前,缅甸曼德勒机场迎来了一个来自丝绸发源地浙江的企业家考察团。他们从缅甸南部一路驱车向东、向北,对德宏正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中缅边境200公里的桑蚕产业,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
    “这几年是丝绸行业最苦的时候。”企业家考察团成员之一,浙江省丝绸协会会长、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金根说,要带动整个行业实现发展,就必须解决前端场景问题、品牌品质问题和销售渠道问题。此次考察正是希望推动整个行业在模式、战略上做一些改变。
    吴金根介绍,以前丝绸行业向好之时,国际百货商场带动了中产阶级的中低端丝绸消费,但金融危机后,欧美中产阶级认为丝绸太贵,消费不起,原来进口国内丝绸的国际百货商场“要么破产,要么重组,要么一蹶不振”。又赶上全球“快时尚”兴起,ZARA、GAP、优衣库等年轻品牌一个星期就能推出新款,定价策略也适合中产和低端消费者,丝绸消费受到很大冲击,“尽管采用丝绸的欧美奢侈品并不太在乎价格弹性,但规模毕竟有限”。
    2013年,德宏正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山洪带着100多名技术人员一脚跨出了国门,来到了人们心中的穷地方——缅甸。而在这之前,郑山洪长期任山东丝绸公司高管、山东海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享受厅级干部待遇,拿着令同行“眼红”的薪水。
    即使从现在看来,缅甸仍然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长期依赖外资、外援和外贸的国度。在郑山洪到来之前,因为语言、文化、社会组织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人在缅甸种桑养蚕从未有过成功的案例,甚至连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也在这里吃了败仗而打道回府。
赴缅“拓荒”的压力自然不容小觑。但让郑山洪没想到的是,2013年初来乍到的他,就在最基本的选址问题上,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当时,根据上世纪80年代日本丝绸专家对这一地区进行的调研分析以及一些农业专家的实地考察,郑山洪满怀信心地买下了位于曼德勒东南60公里的1700亩土地,准备大干一场。“尽管土质肥沃,种桑树时却找不到水源。”郑山洪痛心地说,他立刻找人在不同区域打了十几口井,结果把水抽上来一看——坏了,全是咸水。“我们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调查,发现养出的蚕一塌糊涂,最后不得不放弃。”原来,过去几十年来这一带有大片的森林被破坏,导致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水文土质都发生了变化。
    但郑山洪的“走出去”没有给自己留任何退路。通过反复找资料、看地图,他再一次锁定了缅北一片几十英亩的西瓜地,那里土壤肥沃,旁边有水源,气温也很适合,这是他第一个真正成功的桑蚕基地。
    “最早的基地连牛棚都没有,我们就睡在路上和拖拉机上。基地没有电,就用小发动机发电,不过电压不稳,只能提供照明。”作为这家基地的最早建设者,德宏正信公司副总经理王冰吃尽了苦头,但回忆这段岁月时,他总是津津乐道。凭借辛勤的努力,他们最终培育出了高品质的桑叶,结出了纤度、净度等各项指标优良的蚕茧,团队信心大大提高,基地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至110英亩。
    此后,德宏正信又一举拿下了胶脉、腊戌、眉谬、贵慨等地适合种桑养蚕的主要地块,这些地区平均海拔在900米左右,纬度在20度到24度之间,最高温不超过32摄氏度。正是在这里,缅甸农民在德宏正信公司技术员的指导下,自行搭建了铁皮顶养蚕大棚,营造出了阴凉通风干湿适宜的环境,“人舒服,蚕宝宝也舒服。”
    少种一斤罂粟造福一方人民
    在一些中国籍桑蚕技术人员的眼中,缅甸整个国土,就像一片尚未完全长成的桑叶。而在更多缅甸农民的认知中,由于遭受过种植橡胶、木薯、咖啡等骗局的伤害,经常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还伤害了自己的环境。对于种桑养蚕,农户们没试过,也不敢尝试。甚至有农户担心,养的蚕会不会飞走,让增收的愿景泡汤。
    就在郑山洪来到缅甸之前,密松水电站工程被时任缅甸总统叫停、莱比塘铜矿因抗议停工......这些项目中断也在无形中摧残着郑山洪在缅甸创业的决心。
    就在这时,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很快得以实施。民心相通,民意相惜,郑山洪意识到,必须趁着这一波的利好,建立信心,迈出关键的一步。
    “他们起先不信任我们,拿不好的地种桑树。”在琥口基地,来自山东烟台莱阳的赵文举回忆说:“我们以赊销的方式先把桑苗、养蚕用的化肥和用具提供给他们。对于一些不够肥沃的土地,通过覆盖鸡粪,土壤的肥力也逐渐改善,桑叶品质越来越好。”
    尽管农业技术过硬,但赵文举三年来一直没学会缅语,只能配备两名翻译与当地农户进行沟通;基地还雇佣了来自下缅甸的数十名工人,因为路途遥远,他们集中住在基地宿舍,绝大部分是缅族。“一开始做一天发一天工资,信任建立起来之后,半个月一发,到现在已经是一个月一发了,做的多的还能涨工资。”
    今年44岁的片区经理于海涛,则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语言,参加了缅语考试并拿到了当地驾照,尽管中国口音仍然较重,但与农户交流沟通已经没有太多障碍。“到这里,说点缅语很亲切。”于海涛说,他也是山东人,手下管理着5个基地。
    “缅甸农民每个人都有土地,村长手里的土地少则几十亩,多则几百亩甚至几千亩。”3年前,于海涛来到缅甸,骑着摩托车拜访了大大小小的村落,一些村长带着村民尝到了甜头之后,其他村子也开始主动联系他们。
    像赵文举、于海涛这样坚持下来的技术人员其实并不算多。实际上,当招聘者被告知缅甸基地没有通电时,往往是“10个报名者,一个都不来了”;层层选拔到缅甸工作的技术人员,10个人中,能坚持超过半年的,也只有不到一半。最终在缅甸独当一面的技术人员约40多名,大多数都来自山东。
    有意思的是,也曾有韩国和日本企业尝试过在缅北地区种植桑树,但都不成功。在德宏正信的琥口基地落成的同时,他们都悄悄撤离了。而当他们听说郑山洪取得的成绩后,几家外企又想重新进入缅甸,但从当地居民的反馈来看,效果似乎并不显著。“谁真正对他们好,缅甸农民自己清楚得很哩。”于海涛说。
    截至去年年底,德宏正信在缅甸的桑树已遍布357个自然村、惠及当地农民2.39万人,建成小蚕共育厂房6万余平方米,完成投资4600多万元,初步建立起了桑蚕生产发展服务技术网络。有了民心基础之后,当地政府也乐于与郑山洪合作,与勐乃等地的合作协议已经签署,缅甸农业部也主动表达出了合作意向。
    然而,要想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还必须迈出一般企业不敢迈出的一步。
    在缅北地区,历史上一直有种植罂粟的习惯,虽然缅甸政府三令五申禁止,但当地人并没有放弃这个危害极大的农作物。随着公司业务范围的拓展,德宏正信公司来到了原先种植罂粟的地区,他们调研发现,农户种植罂粟只是因为生活所迫,他们当时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以替代罂粟的高收入作物。
    经过评测,种桑养蚕带来的收入是有足够吸引力的。于是在当地人收获最后一批罂粟后,公司有计划地动员部分山民种植桑树,并指导他们养蚕直至取得比种植罂粟更好的收入。在实实在在的事实面前,山民们纷纷加入到了种桑养蚕的队伍中来。现如今,漫山遍野已经种上了绿油油的桑树。这种将种桑与养蚕结合的替代种植模式,不仅改变了当地人种植罂粟的习惯,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还引起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关注。
    “今年我们已经让300多户山民改变了种植罂粟的营生方式,有些还依托种桑养蚕自掏腰包盖起了自己的房子。”王冰介绍说,今年他还要带领500户继续开展替代种植,让他们赚更多的钱,盖更多的房子,过上一天比一天好的日子。
    “我们走出国门进行投资,除了带去技术与资本,还应站在当地人的立场上换位思考,这样才会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我们才能为国家形象、睦邻友好关系起到正面的宣传作用。”郑山洪如是说。
引进一批缅工造福一个家庭
    郑山洪帮助缅甸农民脱贫的事迹,迅速传到了几百公里外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有关领导的耳中,他们特地来到缅甸考察——缅甸能开展的产业,北、西、南三面都与缅甸接壤的德宏,怎么就不能做呢?
    此时,郑山洪基本完成了在缅甸的桑蚕布局,正需要建设缫丝厂、科研中心以延长其产业链;而德宏州尚有两万多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亟待引入产业造血、脱贫致富。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2014年9月,德宏正信正式在陇川县注册开户,注册资金1.496亿元。2017年3月,郑山洪和部分技术团队,把办公地点搬到了陇川工业园。
    走进公司大门,左侧是并排的科研楼、现代化的缫丝厂,右侧是缫丝废水处理再利用装置,科研楼后面是员工宿舍、篮球场等活动区域,还有一片空地用于扩大生产或储存原料。
    缅甸农户种植一般作物的月收入大概在400元-500元上下。在仰光、曼德勒,工人的平均收入约在650元左右。但如果是在德宏正信的缫丝厂,这个收入还能再翻一番,包吃包住。所以,偌大的缫丝厂内,有95%以上的工人都来自缅甸。
    “两头的是车头工,中间是缫丝操作工,还有煮茧工。”德宏正信缫丝厂第一分厂厂长侯邵忠说,他们选用的缅工对技能学习的要求较高,人员也相对稳定。
    “公司先聘请国内的技术人员进行了3个月的授课,让缅甸工人们知道怎么操作,再找缅甸工人中文化水平较高、技能学习较好的,利用晚上八点到十点半的时间培训其他员工。”德宏正信公司副总经理陈洪泰介绍说,“先身教,再言传,只讲理论,多半是学不会的。”
    不过,由于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等方面带来的管理难题,在最初的3个月里,侯邵忠瘦了20斤。缅甸工人刚来的时候,有的直接就睡在地上,一来就喝凉水、自来水,这些都需要一步步进行说服;为了关照缅工,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尽量满足他们的喜好,不仅安排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体育活动,还特地为他们提供了唱KTV所需话筒、音响、电视机。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缅甸工人有家的感觉,能融入我们这个企业,彼此成为一家人。”陈洪泰说:“其实有一些缅工,为了凑齐路费,是借高利贷来的,他们的收入在缅甸只够吃两天饭,但在我们这里,不仅收入高、有宿舍住,而且一日三餐还让他们自己动手做,由公司来提供食材;我们观察发现,发工资的时候,有些工人自己只留一百,其他都寄回家,用于还贷或供全家开支。”
    第一批尝到甜头的缅甸工人,把德宏正信的名声带回缅甸,又吸引来了一批同乡,参加工厂的培训学习。
    按照陈洪泰的规划,今年5月10日之后,缫丝厂要争取实现白班、夜班双班制,把人和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原料好一点的话,工厂年产180吨以上的高品质白厂丝,是一点都没问题的”——这还是在两个厂房的机器尚未全部使用的情况下。
    “以后产量会扩大3-4倍,但成本不会增加。”按照郑山洪的设想,两年时间内,缫丝厂所有设备将安装调试完毕,并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全部投产可以年产900吨白厂丝,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以上,同时适时推进蚕蛹食品、丝质高端成品以及蚕蛹蛋白提取等新项目走向落实。
“脱贫攻坚战”重塑产业光辉
    为完成900吨白厂丝的生产目标,在原料最前端的种桑养蚕方面,德宏正信还要追加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3500万元及流动资金2000万元左右,带动一万户缅甸农户、5000户德宏农户实现脱贫,年产干茧5000吨以上。
    而按照陇川县县委书记李林山的设想,除去甘蔗、烟叶、茶叶等作物保有的农地外,全县可以种植桑树的空间还有16万亩,“种桑养蚕一年比一年好,特别是去年到今年可谓是飞速发展”。
    16万亩是什么概念?大约是德宏正信去年在陇川推广的种植面积的10倍有余。
    “在早年的意大利、法国,二战后的日本,改革开放之前的我国以及现在的朝鲜,丝绸都可以说是功勋产业。清朝之所以富,也是靠的丝绸、茶叶和陶瓷。”浙江米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祝正献说,但对于很多国家来说,丝绸业更多还是一个脱贫产业,只是在人民富裕起来之后,方才略显疲态。
    当下的陇川,乃至整个德宏州,正是需要这样一个脱贫产业。
    “去年我也不知道养了多少张蚕种,只知道11亩桑园,赚了3.4万元,亩产收入两千多块钱。”陇川县勐约乡的农户余省一高兴地说,今年是他们夫妻俩种桑养蚕的第三年,其中第一年收入1万多元,“今年估计五六万元,最低五万元”。
    余省一指着坡地上一批新种下的桑树告诉记者:“以前种玉米、甘蔗需要请一些帮手,但桑树就好多了。”
    因为德宏正信的加入,2015年,陇川县政府正式成立了蚕桑办,并任命林业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蚕桑办主任,协助农户开展种桑养蚕,并提供前期的桑苗经费补贴。
    “适合的气候条件,政府的全力支持,再加上全国各地的技术人才,我们应该可以走出一条适合当地特点的种桑养蚕路子。”德宏正信农业公司总经理周文东说,目前他们正在试验人工饲料养小蚕项目,采用新型的方格蔟,想要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在贫困村,德宏正信派驻了专门的技术人员,将蚕种养到一定程度再发给农户,以提高成活率,这种保姆式的管理将一直持续到蚕茧回购。
    “把握原料市场,才能利于不败之地。但国际市场的情况瞬息万变,不能只满足于原料成本优势。”郑山洪说,放眼世界,印度、越南等国丝绸产业正在迎头赶上,不能掉以轻心。尽管从桑树种植面积、工厂产能来看,德宏正信还拥有者不小的潜力,但在公司上下员工看来,德宏正信绝非要以产量取胜,而是要以高档丝生产为主,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级生产,在高品位的基础上进行研发创新,打造出世界丝绸行业独特的经营模式。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的当下,这种坚守品质、加强有效供给的做法可谓正当其时,丝绸行业想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改变丝绸行业“老面孔多、新东西少、消费者高忠诚度不高”的环境,产业链前端的功课一定要做好。
    “最困难的事情公司做,最简单的事情农民做。品质好了,市场也有,还怕卖不掉吗?”郑山洪说。公司设定了蚕茧最低收购保护价,就是为了让保证农民收入平稳、提高他们维持品质的积极性,公司也通过各种方式培训中缅两地农民,让他们打心里离不开公司。未来,公司将一步一步打造农业、工业和产学研的闭环,将丝绸行业重新塑造成一个功勋级的产业,真正成为中缅两国经贸文化交流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