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5-03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放管服”深化推进 |
辽宁民间投资信心日渐增强 |
|
作者:
【记者程景亮孙智沈阳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23 |
|
|
|
|
|
|
编者按: 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有创造力的力量,民营企业在吸纳就业、创造税收、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不能不看到,民营经济发展仍存在许多障碍,“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为此,国家和地方从优化营商环境、更大限度简政放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多方面出台政策措施,多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今天,我们编发来自辽宁省和湖北省出台的优化投资环境的相关政策措施,同时刊发国家工商部门推进“多证合一”的改革举措,就是希望民营企业今后能越来越多地收到这样的“礼包”,从中增强获得感,从而使市场主体更加充满发展活力。 民营经济的活力兴衰,对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有着较高的依存度。得益于辽宁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政务诚信建设,以及自贸区等政策利好带动,投资者对辽宁的信心正日渐增强。 据了解,近年来辽宁民营经济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截至2016年底,辽宁省私营企业、公有制企业主体结构比例已达86:14。在2014年-2016年这三年中,辽宁省市场主体存量由223.7万户增长到296.8万户,年增长都基本保持在两位数左右;企业存量由50.3万户增长到70.5万户,累计增长了40%以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数从34.5万户增加到48.1万户;每天新登记的企业数从159户增加到341户。其中,小微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到2016年底,辽宁省小微企业达65.9万户,成为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向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以及“放管服”改革的深化推进,辽宁市场活力得到了进一步释放。 辽宁省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辽宁省生产总值达457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增幅比去年全年提高4.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3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6.8个百分点。截止3月底,辽宁省各类市场主体突破300万户,同比增长10%,全省外商直接投资1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7%。 为了进一步对标先进,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投资者信心,前不久辽宁出台了《辽宁省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提升政府公信力、提升各级政府诚信行政水平和公务员队伍诚信履职意识。 按照《方案》,辽宁省将加快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政务诚信监督体系,重点加强政府采购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加强招标投标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加强招商引资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加强街道和乡镇政务诚信建设。 《方案》将进一步规范各级政府招商引资行为,认真履行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建立项目责任回溯机制,明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方责任人及其在项目筹备、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融资、实施等阶段的诚信职责,加强对政府部门作为采购人在项目履约验收环节信用情况的监督,畅通政府采购领域毁约、违约等政务失信行为的投诉举报渠道,依法处理采购人及有关责任人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违法违规失信行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