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5-03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商事制度改革对私营企业影响最大 |
工商总局加速推进“多证合一” |
|
作者:
【记者王洋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957 |
|
|
|
|
|
|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了简政放权有关工作情况,并就进一步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马正其指出,国家工商总局已召开全系统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工作,要求今年10月1日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目前“多证合一”改革在全国的探索步伐不断加快。各地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特点、行业分布情况、信息化建设水平等实际情况,选择了不同的证照进行整合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在全国全面推行“多证合一”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同时,按照李克强总理的要求和国务院的部署,工商总局会同国务院审改办、国务院职能转变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年4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意见》,将于近期正式印发。 据统计,商事制度改革对私营企业影响最大,改革三年来,私营企业共新设1300.40万户,年均新设433.47万户,较2013年增长86.3%,占到新设企业总量的94.6%。共新增注册资本73.78万亿元,年均新增24.59万亿元,是2013年的4.2倍,占到新增企业注册资本的78.8%。从吸纳就业来看,私营企业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商改三年以来,私营企业共吸纳就业人员7843.82万人,平均每年吸纳就业人员2614.61万人,较2013年增长61.2%。其中,平均每年新增投资者人数705.75万人,增长75.9%。 马正其说,给企业减负是关键。从“三证合一”到“五证合一”再到下一步的“多证合一”,整合的是证照数量,精简的是办事环节、流程、手续和费用,但是证、照整合的背后,政府各个部门要履行的监管职责并没有减少。在精简和整合的同时,保证各部门做好工作衔接,既减少办事环节、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又做到服务要周到,管理要到位,有几个关键环节要做好。一是做好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工作;二是做好相关部门的业务协同工作;三是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努力形成各部门的监管合力。 马正其表示,下一步工商总局将按照《意见》要求,积极指导、推动各地做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实施工作,确保改革任务如期完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