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4-17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文明用车 勿以善小而不为 |
|
作者:
■范子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834 |
|
|
|
|
|
|
共享单车日益渗透进日常生活,与此同时,乱停乱放、损坏车锁等不文明使用行为也如影随形。今年3月底,位于四川成都的西南石油大学通过校园监控设施,将学校内不文明使用共享单车的学生,以大屏幕滚动播放的方式予以曝光。此外,有教师称,对于这部分学生,校方正在考虑记入诚信档案。 共享单车问世以来,不仅管理、运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引发广泛关注,而且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乃至恶意毁损行为同样备受社会舆论诟病,西南石油大学“监控+曝光”的做法以及记入诚信档案的动议,尽管乍一看“尺度”有点大,而且是否涉嫌侵犯肖像权或有待商榷,但规范、引导、约束的思路和作为显然值得肯定,而少数学生面对校方严管规定显露出的心态更值得检视。 多名学生表示直接将监控画面播放至大屏幕且安排在人流量大的时段显得“不近人情”,也有学生认为因不文明使用行为在档案里被“记上一笔”实在过于严格,还有学生觉得有的时候确实是时间来不及或者停放不方便不该处理太重,“毕竟跟作弊这种行为相比,还是有很大区别”。如此种种清楚地表明,不少学生没想到校方会较真,不文明使用共享单车行为在一些人看来属于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足挂齿,不该上纲上线。 校园内确实存在不文明使用共享单车现象,校方事前也“约法三章”“有言在先”,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什么理由不注意、不自律,被曝光甚而被记档又何来委屈?更重要的是,大学里的学习、生活节奏或许确实紧张,但是否真到了来不及放妥、上锁的地步?规则没有刚性何来约束力,又如何能够达成预期的效果?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良好习惯的养成、文明素养的形成,就要从平时做起、从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做起;某些不良行为、习气,恰恰是因为我们时常给自己找借口或以无伤大雅自我安慰放任自己的结果。换言之,即使学校未出台严格的约束制度,作为大学生也应该自觉自律、自主约束,增进规则意识、敬畏公共利益、遵守公共秩序,不把不文明使用共享单车当回事的心态显然不该有,也要不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