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4-12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永新华韵为何能与非遗文化联姻 |
林涛的底气来自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国内顶尖级艺术大师有黏度的合作 |
作者:
■杨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422 |
|
|
|
|
|
|
据林涛介绍,2015年永新华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多样性、文化创意城市等领域开展密切合作,从此开启了公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相关的事业 记者日前在前门南大街发现了华韵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前门南大街的一个二层商店,在那里可以买到精致的非遗文化相关的文化衍生品,还可以参与体验制作陶罐、演皮影、织布等非遗文化的技艺。商店不远处还有1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艺术大师的专题陈列馆群,这里展出的是大师们制作的精品,包括瓷器、苏绣、唐卡、铜雕、玉雕等,展厅及展柜的高雅设计布局,让那些国宝级展品突出了它们的高贵,给热爱艺术的人以美的享受。前门大街文化味足了,档次提高了。而悄悄改变这一切的是一个民营企业——永新华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一家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企业。 民营企业做文化产业有独特优势 一家民营企业为何能够与非遗文化联姻?带着这种好奇记者采访了公司的CEO林涛。学建筑出身的他,后来在南开大学读了MBA,对文化有着很高的眼光。他说,公司做文化产业得益于国家层面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主席的一番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一指导思想的脉搏被永新华韵等做文化的企业触摸到了。但不是所有的文化企业都能像永新华韵那样幸运地拿到前门这块宝地来从事非遗文化相关的产业,这就要从他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谈起。据林涛介绍,2015年永新华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多样性、文化创意城市等领域开展密切合作,从此开启了公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相关的事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决定了他们必然会成为国内文化产业的高起点。 我们国家是最早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之一,文化部随后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国家级、省级直到市县均有文化部门依法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统计与收集、整理。这一切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赞赏与注意,同时也在寻找与中国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的合作者。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永新华韵正是这样的幸运儿。一个企业能否有发展潜力,一是看政策环境,二是看有无潜在的市场份额。林涛介绍说,从政策环境上,文化产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已是定局,国家重视。从市场份额上,在我国庞大的国民生产总值当中,文化产值仅占5%多,将来这个比例会远远提升,保守估算占10%的话,也会有一个巨大的市场份额。但是林涛也有一个期待,他讲,国家这么重视文化产业,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产业做不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税收环境还不够宽松。他举例说,这次营改增对于文化领域来说没有享受到太多的好处,原因是文化行业的进项抵扣太少,比如,购得一幅国画价值很高,但画的进项只是价值低廉的纸和笔墨,进项抵扣少,税收肯定就会高。发达国家由于在文化产业上的税收比其他行业优惠,他们在文化方面的产值均达到了15%-20%的份额。林涛讲,如果我们国家能给文化行业充分的给养,相信它会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几个百分点。 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 林涛的底气来自他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国内顶尖级艺术大师有黏度的合作。他介绍说,首先,永新华韵于2016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合作协议,承建世界非遗项目大数据库。这个大数据库将成为永新华韵腾飞的平台。林涛介绍,公司将用2年时间把散落在中国各处的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整理、建库,这是他们的使命,也是他们运作市场的一个内核。非遗项目大数据库是永新华韵的资源和产业优势,这个优势无人能比。林涛说,散落在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87万项,加上世界非遗项目库200多万项,都要进入这个大数据库。 其次,与国家级非遗大师的合作。在前门的非遗文化体验中心,记者看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朱炳仁大师的一件铜雕艺术品“泰和至尊”,价格28800元,这是将他设计经过授权做成衍生品出售的价格。售卖大师的衍生品是他们与大师合作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是,为这些大师做网页以及为他们建专题展馆,将他们制作的真品进行展览,拍卖。林涛说,我国国家级的非遗大师在世的一般均是古稀老人,让这一把年纪的人自己搞网店,真是难为了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分散了他们的精力。而公司帮他们做包装、立品牌、做宣传、搞营销,会节省他们的精力,让他们专注非遗技艺上的创新。国家级非遗项目热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娘本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将热贡唐卡艺术发扬光大,走向世界。近年虽然硬件条件改善了不少,但软实力方面依然有待提高。软实力指的并不是艺术创作技巧,而是市场营销思维。长期以来,他一直把精力全心投入在艺术创作上,很难兼顾产品的管理运营。而自从跟永新华韵签订合作协议后,他有了新的天空。这就叫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像朱炳仁这样的非遗传承大师展馆目前已在前门华韵园区入驻了16个。下一步公司计划将前门商业街里与非遗不相关的店铺替代掉,建与非遗相关的商店、展区。待建的15万平方米的规划区,主要是国家级非遗大师作品展览园区和演艺中心,演艺中心将成为世界非遗音乐、舞蹈、戏曲的展示平台。这些项目均接受来自各界人士的捐款与投资。 第三,将保护与传承赋予现代因素,打造文化软实力。政府可以以补贴的方式给非遗传承人以保护,而作为企业就是要从市场的角度做保护和传承。企业要将传承与盈利结合。用林涛自己话讲就是,得市场者得天下。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艺术元素结合,与市场结合,是传承与保护文化的最好方式。他用了一个词叫“流变”。他用巴黎爱马仕的例子给我解释“流变”的概念,爱马仕早年以制造高级马鞍起家,迄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但是爱马仕不局限于传统手工艺,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触摸人们的新需求,将爱马仕的精湛手工缝制技艺及超凡极至的设计理念用在了箱包、丝巾、领带和服装等上面。 非遗文化体验中心里的每一件商品价牌上都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后会发现这件商品的制作者、制作工艺、材料及商品的语音介绍。在浏览了这些信息后,觉得这件商品物有所值。从扫码中,购买者能了解到此商品的非遗背景知识,也了解了其价格订立之合理性。这应该是商家与购买者有了一个透明的交流。这个小小的细节体现了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结合,也与其他普通商店的艺术品区分开来。每一件商品都被进行了精致的装裱处理,哪怕一个小小的蔚县剪纸,都会装裱在简洁大方的镜框里,送人拿得出手,自己用,到家就能挂上。这就是永新华韵的经典创意:可见即可识,可识即可购。公司副总罗勇介绍说,传承人通常是技艺专家,有些东西做出来没经过装裱就会像个半成品,粗糙而不显高贵,无法形成营销产品。永兴华韵就是将这些非遗原创作为资源聚集起来,经过现代艺术的装裱变成自己的独特品牌,就会上一个档次。就好比一个少女,不打扮就是一个不显眼的村姑,经过化妆、服装搭配,就成为T台上的模特。而这个装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传统文化赋予现代艺术加工的过程。它需要眼光、现代的视角以及文化的积淀。 当非遗文化产业遇到互联网 谈到对未来的展望,林涛讲,他们将通过1+N战略,打造世界认知的非遗文化平台。具体讲就是基于一个国际非遗互联网平台(e飞蚁)嫁接N个非遗博览园区。建立国际非遗大数据库体系,在不断扩大数据量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深度挖掘和分析,并进行成果转换;实现实体加金融业的整合。建立非遗艺术品确权、确真、确价的标准,打通线上线下(O2O),实现非遗文化成果转化。线上既可以进行非遗文化产品的交易,有非遗大师的网页及其作品、也有非遗艺术品鉴别与定价机制、也有面向艺术家与大众进行艺术投资。线下与一些基金或投资者合作共建博览园。目前除了北京前门,还将建有上海、青岛、成都、巴黎、洛杉矶非遗文化博览园。博览园将以演绎、餐饮带动非遗艺术会展、非遗产品拍卖。总之,一切产品与项目均与非遗相关。这里是保护与传承非遗的平台,是了解非遗的窗口,是进行非遗投资的市场。林涛说今年他们还有一件大事要做,就是在成都举办非遗文化国际高峰论坛,这个论坛应该是文化领域的达沃斯论坛。他们的目标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企业或个人只要想做非遗相关的文化事业,必须到永新华韵这个平台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