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3-27
2017-03-27 第01版:一版 【字体】大 |默认 |

集成电路产业山东“互联网+”创新联盟成立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46
    【本报北京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但创新水平整体较弱。近日,由62家龙头企业、高校共同发起的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成立,旨在推进该产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和升级。
    “核心目的是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联盟理事长曹健林说,经过5年至10年的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曹健林表示,未来将重点协调联盟技术资源,在互联网应用、信息系统集成、电子产品整机制造、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封测、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和零部件等领域,组织有能力的单位在合作基础上开放资源,建立专业性公共技术平台,联合开展集成电路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开发重大创新产品,加快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同时,开展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和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为国家制订技术和产业发展计划提供决策支撑。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推进实现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发展,实现布局、创新以及合作的集成化。
    “集成电路作为一个全球化产业,我们不可能关起门来研究。”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魏少军说,联盟还将打造产业内的开放合作平台,打通从集成电路应用到原材料的全产业链。
    据介绍,本次成立的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通过市场机制促进“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3个重大专项成果的对接与整合,为“十三五”电子与信息领域重大专项顺利实施提供重要支撑。
    【本报济南讯】山东省“互联网+”创新联盟近日在济南正式成立,汇聚了浪潮、海尔、海信、九阳、东阿等420多家企业。联盟将通过实行技术人才共育、设备资源共享、科技项目共创,企业“抱团”融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助推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
    据了解,山东省“互联网+”创新联盟由浪潮集团、山东省商业集团、山东重工集团、山东财经大学、海尔集团、青岛酷特智能(红领集团)等26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通过建立产业上下游、产学研信息、知识产权等资源共享机制,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和科研成果产业化。
    联盟将实行技术人才共育,大力培养互联网人才梯队和从业队伍;整合优质资源,实现设备资源共享,增加设备的利用率;利用科研单位、企业、行业的技术中心,实行科技项目共创,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
    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李涛介绍,山东省“互联网+”创新联盟的成立将推动面向各个领域的互联网应用创新,增进互联网企业与产业上下游的交流合作,增强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