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3-15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创新发展需要把握尺度 |
|
|
|
|
|
|
近年来,我国庞大的大学生消费市场引来各方角逐,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备受市场的争议。它在帮助大学生创业、助学、理财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与此同时,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隐瞒实际资费标准、降低贷款门槛等手段,诱导学生陷入“高利贷”陷阱。 针对校园贷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提出了《关于引导校园信贷合理、健康发展的建议》提案。翟美卿表示:“校园信贷属于成长链金融的重要部分,对大学生进行适当授信是合理的,不应将校园信贷‘妖魔化’。” 自去年以来,教育部连同银监会接连下发了多个整治校园信贷的通知,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细则,一时间许多涉足校园信贷的知名机构纷纷停止该项业务。 “不过,只要有需求,就肯定会有供给方生存的空间,无论好坏一棒子打死的做法可能会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违背监管初衷。”她说道。 对于校园信贷,关键在于规范及引导,让无序变为有序,从阴暗走向阳光。对此,翟美卿提出了四点建议,其中她提出,要明确准入标准,严控准入机构,要把握好创新的尺度。 翟美卿认为,建立大学生信用、诚信体系势在必行,其能够规范引导校园信贷的健康发展。“大学生的信用状况将直接影响其以后毕业、就业、创业、出国深造、贷款等重大事宜。”翟美卿谈道,“要让大学生树立起信用意识、诚信意识、风险意识。”大学生信用、诚信体系的建立对防控校园信贷的风险,推动校园信贷持续健康发展,乃至整个诚信社会的建立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蒋元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