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3-12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首批传统基础设施PPP资产证券化项目落地 |
|
|
|
|
|
|
【本报上海讯】日前,三只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资产证券化项目获得上交所确认,并出具无异议函。这标志着国家发改委和中国证监会推进的首批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资产证券化项目正式落地。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向证监会提供了首批9单PPP资产证券化项目的推荐函,其中包括交通设施、工业园区、水务、固废处理等类型的传统基础设施领域项目,近日首批传统基础设施领域的PPP资产证券化项目落地。 上交所方面介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证监会的指导下,上交所近期受理了中信证券-首创股份污水处理PPP项目收费收益权、华夏幸福固安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PPP项目供热收费收益权、中信建投-网新建投庆春路隧道PPP项目三只资产支持证券挂牌转让申请。三只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符合上交所挂牌转让条件,予以确认并出具无异议函。 据悉,此次获批的三个项目集中在污水处理、供热收费的公用事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均为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 在专家看来,PPP模式为提高我国基础设施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而资产证券化作为基础设施领域重要融资方式之一,产品特征与PPP项目投资收益稳定、回报期长的特点相契合。推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有利于盘活PPP项目存量资产,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建设,提高PPP项目资产流动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理事长张冬科近日表示,当前在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企业杠杆率高企,信用违约风险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尚未完全缓解的大背景下,既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功能,又要有效防范和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既要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又要逐步降低企业融资杠杆,这是两难问题。“资产证券化作为有效的金融手段至少有三个好处,可以缓解上述两难。”他说,一是可以把一些缺乏流动性的优质资产转化为流动性较高的证券资产,进而能够盘活存量资产;二是运用出表型资产证券化产品,不会加大企业融资杠杆,避免生成金融风险;三是相比较于其他债券产品,资产证券化产品具有不同类型的外部增信保障,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中东欧基金公司董事长姜建清表示,中国金融的主要问题是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比例失衡,过度依赖银行的信贷融资,高杠杆意味着高风险,且信贷资金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具有边际递减效应。排除风险的根本措施在于企业、银行双双去杠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资产证券化就是一项将停留在低效部门和企业的资金挪转出来,投向具备经济合理性的高效部门和企业的有效措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