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3-11
2017-03-11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提升家庭医生服务水平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613
    【本报北京讯】家庭医生如何通过签约服务做好百姓健康和医疗费用的“守门人”?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表示,要通过技术支撑、绩效考核等手段提升家庭医生队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让老百姓真正感到便捷、管用,改变就医习惯主动选择签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根据国务院医改办等去年发布的有关意见,到2020年,力争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与居民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贾伟平建议,除了进一步加大二、三级医疗机构对家庭医生的“技术支撑”,还要用好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制度支撑,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台功能,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特别是建立与工作效果及质量相关的考核、绩效分配制度,提高家庭医生人均薪酬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雷冬竹还建议,对于签约家庭医生的群众,要在转诊和药品费用上给予更多优惠力度。
    “避免家庭医生签约行为流于形式,让签约居民真正享受到普惠。”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蔡建国教授建议,家庭医生要负责做好健康管理,切实提高诊治疾病的能力,增强责任意识,既不推诿病人,也不耽误患者。通过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医保费用管理,审核费用支出的合理性,严格控制明显与诊断不相符的检查项目和用药;把控费与激励挂钩,充分调动医生的积极性。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