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3-08
2017-03-08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以善行回报社会 用大爱谱写华章

——记陕西省合阳县秦晋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百章

作者: ■唐文辉王玉林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939
    
    他,因优异的业绩相继被众多媒体报道,并被推选为陕西经济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政协渭南市四届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最具社会责任感风云人物”、“陕西省公益事业突出贡献企业家”、“陕西十大杰出商业领袖”、渭南市“劳动模范”、合阳县“十大道德楷模”。
    他,怀抱一颗感恩的心,数十年如一日,企业不但用爱心温暖贫困者的心灵,为改变合阳的落后面貌作出巨大贡献,也把财富回报给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先后为中国红十字会、汶川地震灾区、合阳县残联捐款捐物百余万元,近年累计为社会公益事业投资建设资金达1600余万元。
    他,就是陕西省合阳县秦晋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百章。
    坚信诚信赢天下
    像杨百章这样的创业能人和致富带头人,在创业途中,他始终以创业者和实干家的姿态带领自己家乡的群众离开农田,走进矿山,通过务工实现了自己的致富小康梦,其行为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好评,其事迹尤为令人钦佩和赞叹,其精神更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一种骄傲和欣慰
    谈及创业之初的艰辛,杨百章百感交集,这段用汗水、泪水与苦水凝聚而成的坎坷历程,饱含了苦涩心酸,但他始终坚信自己会成功,只要坚持就会有出路。他将“诚信赢天下”奉为座右铭,以此鞭策自己的前行之路,从而幻化出一片绚烂之景。
    1971年,杨百章在山西河津老窑头煤矿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历经12年的摸爬滚打,逐步从一个技术员成长为采煤队长、副矿长,期间历练出一股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输的顽强意志,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煤矿管理经验,为其日后的创业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987年,心有灵气、善抓机遇、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杨百章拓展延伸,毅然选择了中国西部国家重点贫困县——陕西省合阳县,又一次踏上创业奋斗路。
    1998年,头脑冷静、决策果断的杨百章在“西洽会”上成功引进山西煤业集团投资开发合阳煤炭,成立了合阳县秦晋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以“诚信为本,坚忍不拔,敬业奉献,勇创一流”为文化支柱,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精神支撑,更加创造了丰实的经济效益,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像杨百章这样的创业能人和致富带头人,在创业途中,他始终以创业者和实干家的姿态带领自己家乡的群众离开农田,走进矿山,通过务工实现了自己的致富小康梦,其行为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好评,其事迹尤为令人钦佩和赞叹,其精神更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一种骄傲和欣慰。
    树立行业排头兵
    2007年至今,平政煤矿被列为市、县两级扩能改造重点项目,经过两年的建设,顺利实现了主斜井和竖井的贯通,斜井成巷730米,安装皮带运输机1000余米,建设地面选煤楼一层,环保型煤仓2个以及现代代仓库和机修车间各一座,平政煤矿斜井工程的建设,将使平政煤矿的年产量达到45万吨,从本质上实现了公司的跨越发展。平政煤矿项目的实施,加快了合阳煤炭资源开发步伐,为合阳经济发展当好了排头兵
    陕西合阳县秦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煤炭开发、煤炭深加工、重点项目建设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企业,2007年,杨百章通过资源整合、扩能改造,公司平政煤矿项目大规模上马实施,加速了合阳煤炭资源的开发步伐,成为合阳经济发展的开路先锋。该矿地处城关镇安阳村东15公里,占地面积4.02平方公里,井田储量3288万吨,年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现已完成建设投资2.5亿元。平政煤矿被列为市县两级扩能改造重点建设项目,年设计生产能力提升到45万吨,资源整合、扩能改造项目总预算3亿元,采用双立一斜盘式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和高档普采。此项目于2009年完成投资8000万元,主要进行了斜井主巷道工程建设,按照国家标准,验收达产,年产值将达到上亿元,年实现利税将突破千万余元,可为当地劳动力就业提供500多个岗位,为正在崛起的新合阳,树立了一面光荣旗帜。
    2007年至今,平政煤矿被列为市、县两级扩能改造重点项目,经过两年的建设,顺利实现了主斜井和竖井的贯通,斜井成巷730米,安装皮带运输机1000余米,建设地面选煤楼一层,环保型煤仓2个以及现代代仓库和机修车间各一座,平政煤矿斜井工程的建设,将使平政煤矿的年产量达到45万吨,从本质上实现了公司的跨越发展。平政煤矿项目的实施,加快了合阳煤炭资源开发步伐,为合阳经济发展当好了排头兵。
    2009年,为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杨百章又引进资金4亿元,开始建设秦晋大酒店工程,该工程占地46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25层,是一座高档酒店社区,工程采用了渭北独一无二的密集型混凝土灌注桩和环保型的地热供暖,多项技术在渭北地区首屈一指,秦晋酒店建设后大大提高合阳县城和城市品位和知名度,有力地促进合阳旅游和经济的发展。
    核心文化奠基石
    在公司不断发展的同时,杨百章始终没有“满足”,他深知:要把公司发展为渭北地区一流民营企业,就必须依靠党的领导,就必须充分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他通过开展创建绿色文明企业活动,使企业获得了“合阳县文明单位”称号
    作为企业的领军者杨百章,一方面为企业寻求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奠定了扎实的文化基础。自公司成立之初,他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加快建设,打造绿色环保型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同时,以“建时代强矿,做行业榜样”为宗旨,建立了各类管理制度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矿井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在选人用人上,坚持“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的原则。在安全管理上,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严在干部,现场管理严在流程,日常管理严在细节”,从而将精细管理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进一步张扬了“立足秦晋,热爱秦晋,奉献秦晋”的企业价值观。值得一提的是:杨百章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先后撰写了《渭北煤矿瓦斯治理经验》等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上为煤炭事业提供了一条崭新的发展思路,由此带动了建设学习型企业,争当学习型员工风气的良好养成。
    在公司不断发展的同时,杨百章始终没有“满足”,他深知:要把公司发展为渭北地区一流民营企业,就必须依靠党的领导,就必须充分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此,在文化建设方面,他带领公司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现了“组织创先进、企业有发展、职工得实惠”的目标,公司党支部受到上级党委的表彰,公司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情况得到了中央调研组的充分肯定。同时,他通过开展创建绿色文明企业活动,使企业获得了“合阳县文明单位”称号。
    为了建立具有特色的企业统战文化,杨百章积极协助西安事变研究会举办海峡两岸和在中国书画作品展,陕西省委统战部组织全省统战系统领导对公司统战文化进行观摩指导。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技术升级和科技转型,公司及时成立了“秦晋集团公司科技协会”,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平台,公司档案管理工作获得省政府档案三A级认证,成为合阳民营企业唯一的档案管理示范单位。公司的会计电算系统已与各业务部门实现联网,各项管理工作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如今,一个员工团结、文明和谐、绿色环保的现代企业,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合阳大地上闪闪发光!
    大爱无疆哺真情
    秦晋矿业已发展成为拥有2.5亿元资产,600名员工,年上缴国家利费2000余万元,人均创利税过万元的功勋企业,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支柱产业和创业、创新行业排头兵
    杨百章事业成功了,个人富起来了,但他不忘家乡,正如他自己所言:“对于合阳,我是有一份感恩之情,我会尽自己的所能为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出一份力,尽一份心。”朴实和爱心成就了他的美好愿望,满心梦想的他心里却始终想的是“创业不忘国家,致富不忘乡亲”。这些年,他扶贫助困数十年如一日的用爱心温暖贫困者心灵,把财富回报给了社会,他慷慨解囊,倾心相助,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受到广大人士的好评。
    杨百章和秦晋矿业公司的员工们先后为汶川、玉树抗震救灾、新农村建设、扶贫帮困、文化教育、希望工程、交通发展等公益事业累计捐款捐特千万余元,充分展示了一个企业家的时代风采。他每年拿出大笔资金。在杨百章的率领下,公司为南渤海村铺设了3500米水泥巷道,为安阳村硬化乡村道路2500米,还为百姓安装了电视专线,修通了沿途6个自然村,做到了村村巷巷道路通。与此同时,他为改善群众的医疗卫生条件,建造了村级医疗站一所;为安阳村公益事业赞助11万元,用于改造村民饮水工程;为中国红十字会,汶川地震灾区等社会公益事业捐资捐物百余万元;2010年建造2万亩水池,1座配套安装通水管道,给周边群众农田灌溉使用预算投资264万元。
    随着知名度的日渐提升,秦晋矿业先后在中国“和谐企业”、“共和国60年陕西经济发展功勋单位”、“时代先锋——第六届全国改革创新诚信建设标准化企业”、“陕西省绿色企业”评选中榜上有名。而这更是对他们十年如一日的奋进历程的肯定与赞扬。如今,秦晋矿业已发展成为拥有2.5亿元资产,600名员工,年上缴国家利费2000余万元,人均创利税过万元的功勋企业,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支柱产业和创业、创新行业排头兵。
    杨百章和他创办的陕西秦晋矿业公司的创业壮举和所做的一系列善事,得到了社会和公众的关注和赞扬,特别是他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备受合阳各界人民群众的好评。秦晋矿业多义举,三秦大地美名扬。我们相信,合阳秦晋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定能在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伊始的号角中,勇立潮头,乘风破浪,成为民营企业的一座标杆,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