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3-07
2017-03-07 第01版:一版 【字体】大 |默认 |

GDP增长6.5%左右的底气来自哪里

作者: ■陈雪根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93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在6.5%左右,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要争取更好的结果。这一指标,虽比去年略低0.2个百分点,但其中透露出的信息依然鼓舞人心。它表明,中国经济不仅不会硬着陆,而且已经开始趋稳向好;我们不仅能够完成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也完全可以实现中长期的战略部署;我们不仅有信心达到6.5%左右,而且有能力做得更好。
    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发展,增长速度的回落是必然的。一些经历了高速增长的新兴国家,一旦增长速度从高往下回落,往往掉入中等收入陷阱,陷入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这样的担忧也时刻困扰着我们。但近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担忧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自1992年开始采用GDP指标,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的GDP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进入世纪之交才进入百分之七八的状态。去年,GDP增长6.7%,但GDP总量已达到74.4万亿元。过去我们认为,“保七争八”是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发展速度,经过一轮高速增长之后,我们又回到了“七七八八”的状态,但此“七七八八”,已非彼“七七八八”,我们已经可以用较低的发展速度获得更多的总量增长。2000年时,中国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六,如今已经名列世界前茅。
    我们注意到,二十多年的GDP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是在高速和中高速之间波浪式向前发展的。纵向比较,经过一个波浪,中国经济就会上一个新台阶,横向比较,无论世界政经多么风云变幻,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即使在经济增速下调的过程中,中国经济还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内运行,呈现出明显的L型特征,这说明,中国经济发展换挡虽然需要时间,但它的底部始终是坚实稳固的。
    不仅如此,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有明显提升。去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只有2%,今年上调到3%,由于我国主要农产品连年丰收,工业消费品总体供大于求,因此,实际可能不会到3%,通货膨胀的压力并不大。去年,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下降2.3%转为增长8.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能耗下降利润上升;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开始发挥主要拉动作用;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51.6%;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也有较快增长;双创等释放出的发展新动能正在不断增强,国民经济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开始初见成效,这就为实现比6.5%更好的结果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在2016年GDP增长6.7%、人均收入增长6.3%的基础上,今后四年,只要保持6.5%的GDP增速和基本同步的收入增长,不仅不会影响当年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也不会影响“十三五”规划和2020年翻一番目标的实现。
    我们认为,保持6.5%左右的GDP增长,不仅有很多有利条件,也有充足的“弹药”储备。与放任市场力量左右经济发展不同的是,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政府和市场两手都很有力。我们总是谋定后动,我们有经济改革的顶层设计,也有“十三五”规划等中长期发展目标,还有“一带一路”等全球化战略;不仅有“三去一降一补”的刮骨疗毒之法,也有很多保增长、惠民生的良方;我们不仅善于设计、谋略,我们还有很强的执行力和非常娴熟的技术。这几年,我们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大刀阔斧地加大政府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完善法制、简政放权、降税减费等措施,已经并将继续释放出很多制度红利。因此,只要我们底气足、信心满、手段多,实现6.5%左右的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