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3-06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中国经济充满新动能 |
|
作者:
■程武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23 |
|
|
|
|
|
|
世界的东方,雄鸡昂首。中国的盛会,举世瞩目。 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最强烈的感受,是满满的信心。 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我们要做好应对更加复杂严峻局面的充分准备。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态势仍在延续,“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主要经济体政策走向及外溢效应变数较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我国发展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经济运行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对此,李克强总理的态度是:“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 我们注意到,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为6.5%。这不仅符合国内外的预期,也是在传递一个信息: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去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之前,外界对中国经济比较担忧。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发表演讲之后,外媒评价“李克强唱响中国经济的光明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传递这样的信息,也是再次唱响中国经济的光明论,用各方面的数据和实事,反驳或纠正所谓的中国经济衰退论。更重要的,我国正把更大精力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用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上,从而为今后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面对经济发展速度变缓,政府没有开展大水漫灌式的经济刺激,而是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几年下来成效已显。李克强总理指出,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新天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领域取得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户。这些“新动能”,让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充满信心。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未来有必要加快相关领域改革,促进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有效集聚,充分发挥其放大社会生产力的乘数效应。加速新技术新业态向传统领域融合渗透,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在这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中国梦在加速实现的进程中,全体中国人民必须增强担当意识和使命意识,实现自身发展与国家整体发展的同频共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上时代步伐,积极投身改革和发展的伟大事业。 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让我们自觉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始终坚守正道、追求真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创新发展伟大征程的有生力量。 古老的东方,巨龙在腾飞。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资本”“中国标准”……中国正在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生逢盛世的中华儿女,理当乘风破浪,抒写最美人生华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