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3-01
2017-03-01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你”和“我”的故事——共享经济来了?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859
    “我”是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公司白领童丽莎(左),这是“我”的手机和通过家庭厨房共享APP“回家吃饭”订购的午餐。
    “你”是住在离“我”不到3公里的居民楼里的家庭主妇张净(右),半小时前,展示手机和为“我”制作的菜肴。黄宗治/摄
    “我”是天津市民董安琪(右),“你”是天津“名大厨”谷学志(左)。
    “名大厨”通过微信、APP等互联网O2O平台为有在家就餐需求的用户提供针对性的私厨到家烹饪服务。连漪/摄
    “我”是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某小区的居民郭若溪(右),我正从中集e栈快件箱中取出我的包裹。
    “你”是快递员戚观衡(左),两小时前,“你”将包裹放入快件箱。
    智能自助快件箱是设立在公共场合、可供投递和提取快件的自助服务设备。随着网络购物和物流业的发展,智能自助快件箱出现在各大城市的地铁站、写字楼和小区。毛思倩/摄
    “我”是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名足球爱好者刘中金(左),“我”利用手机APP“寻球”附近的球队,白板上是手绘的模拟手机页面。
    在这个故事中,“你”变成了“我们”。“我”(右图左一)在清华大学西操场一场足球比赛后和球队“土卫六”部分队员合影。
    使用者通过APP“寻球”,在距离、球队成熟度、比赛战绩等公开数据的比较,便捷地选择球队,同时降低场地租用费等方面的支出。李京/摄
    “我”是房客张畅(左),18岁,天津理工大学的大一学生,这是“我”第一次使用Airbnb租房。
    “你”是房东张钰(右),26岁,“你”将天津市河西区这座80年代的房子改造成更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公寓。自2016年7月出租以来,这间公寓已入住100多位客人,其中多是“80后”“90后”。
    张畅与张钰手持手机在后者通过Airbnb旅行房屋租赁社区出租的公寓内留影。白禹/摄
    “我”是乘客朱雯(右),“你”是司机王丝维(左)。
    在上海市虹口区,王丝维和朱雯分别展示“滴滴出行”手机软件的司机页面和乘客页面。丁汀/摄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