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3-01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挡住“野蛮人”须做好事前防范 |
|
|
|
|
|
|
在2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强调,资本市场上的“天使”和“魔鬼”就在一念之差,金融家和“金融大鳄”只有半步之遥。要严防“野蛮人”“大鳄”等披着合法外衣,打制度的擦边球,在资本市场巧取豪夺,侵蚀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保监会对两家险企的处罚决定,可谓喧嚷年余的“万科股权之争”的尘埃落定,也是对近年某些险企凭借资金优势,钻政策漏洞在股市博取投机利润行为的封杀。与此同时,证监会公布了拟对鲜言涉嫌信披违规及操纵股价案处以34.7亿元罚没款等决定,这一处罚也创下A股市场罚款额的第二高。同时,证监会还公布了去年查处的20大典型违法案例。凡此种种,都印证着近一年来证监会强化市场监管的主基调。 以1990年深沪证交所创立为标志,年轻的中国股市尚不足而立之年,却经历了数度大起大落。作为新兴市场,它曾被亿万国人寄予美丽的财富梦,不幸的是美梦纷纷变为噩梦。千百万股民一次次被割韭菜,沦为资本大鳄或“庄家”的牺牲品。2015年那场举世罕见的大股灾,更令市场遭受重创。虽经一年多的修复,但市场人气依然清淡,1亿多的证券账户至今持有股票者已不足5000万。“逃离股市”已成为众多散户的无奈选择。 显然,内幕交易、恶意炒作、庄家操纵股价等违规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规则,亦从根本上动摇了股市根基。近年来,A股市场的“投机风”备受诟病。对此,作为监管层的打击从未停歇过,但各种违规行为却总是层出不穷、花样翻新,近年更是发展到大机构大资金竞相参与投机炒作。究其原因,固然有着市场和监管者均不成熟、经验欠缺等因素,但从根本上说,还在于监管不能一以贯之,不仅处罚大多失之偏轻,不能形成应有的震慑作用,且往往严重滞后于市场表现。当违规者受到查处时,其行为早已对市场造成严重恶果。 证券市场的野蛮人就是提着资本斧头的敲门人。对市场来说,最好的防范无疑是先将其拒之门外。近年包括险资在内某些大机构的违规行为,其危害已非局部性,有的对市场已带来近乎系统性的风险。所以,今日之市场监管,不仅要尽快弥补法规和制度性的漏洞,更应在大数据和云处理等技术运用的基础上强化预警机制,做好事前防范。一旦有违规行为露出苗头,便及时警戒制止,从而避免对市场造成更大危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