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2-27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吉商联合会200天引资835亿 |
商会经济显威力 渐成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利器” |
作者:
■本报记者王占武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90 |
|
|
|
|
|
|
从2016年7月吉林省吉商联合会成立至今200余天,吉林省商会经济的力量都在发酵,在吉林省工商联精心指导下,每天以4个亿的速度,创造出商会招商引资、助力民营经济的硕果:200余天招商引资签约总额835亿元。 吉商联合会成立于2016年7月,由吉林省工商联发起并主管,是目前最大的全球性吉商商会组织。 2016年首届全球吉商大会召开,吉商联合会成为真正的全球吉商连接发展机会的桥梁,目前会员企业逾千家,遍及全球各地。 吉商联合会主席、深圳海王集团董事长张思民的说法是,吉商联合会成立以来,坚持“一个中心,五条主线开展工作”,让商会得到全球吉商的支持和关注,也为吉林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一汪活力。 吉林省商会经济将形成真正规模 “团结全体吉商,让吉商成为吉林振兴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把遍布全球的150万吉商的力量汇聚起来,凝聚起来,实现全球吉商的集聚效应,成为吉林新一轮全面振兴发展的强大力量。”在这一工作中心的指导、布局下,吉商联合会确定“5条日常工作主线”:传承吉商文化,提升吉商文化,成为吉商联合会“工作首则”;发挥吉商桥梁和纽带作用,引领吉商成长,创造吉商未来,在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中积极寻找机会,吉商联合会看似平实的“5条日常工作主线”,成了商会连接全球吉商的纽带——吉林在不断分享着发展机遇,广大吉商通过商会获得了这些机遇,吉商、商会、政府三方实现共赢。 商会成立还不到1个月,主席团成员已经跋涉万里,分别到北京、云南、贵州、广东、深圳、海南、河北、山东、美国等地,利用各种时机,宣传吉商精神,传播吉商精神,聚合吉商资源,弘扬吉商文化,塑造吉商品牌,在全球吉商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和关注。 截至目前,成立仅200余天,成功为吉林招商引资签约总额达835亿元,创造了商会经济的吉林奇迹。 2017年底,吉商联合会规划打造的“吉商总部基地”建成完工后,6万多平方米“商会大厦”将成为连接全球吉商感情的“娘家”、沟通吉商与政府关系的桥梁、联系社会各界的纽带,同时也是引领吉商发展的“根据地”和“大本营”。打造投资环境最优省份 把吉林省委、省政府“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的中心工作思路落到实处,进一步突出发展吉林民营经济,推动吉林实现新一轮振兴,吉商联合会为助推吉林民营经济发展,继续发力。 2月25日至26日,在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的精心指导下,吉商联合会一届一次主席团(扩大)会议,在长春隆重召开。 会议规格之高,令人惊讶。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国中,省领导高广滨、姜治莹、别胜学,省政府秘书长刘喜杰、副秘书长高志国,省工商联主席李维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庆臣等省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地吉林商会会长、秘书长,出席会议工作汇报会。 刘国中代表吉林省委、省政府对吉商联合会200多天的工作给予肯定:吉商联合会各方面工作卓有成效,重点项目投资、吉林宣传推介等取得阶段性成果,成为吉商交流思想、借鉴经验、互通有无、碰撞智慧火花的重要平台。 刘国中说,吉林省委、省政府将坚持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力争把吉林打造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省份,让依法经营的广大吉商企业不受歧视、不遭勒卡、不挨欺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吉商联合会作用,为吉商发展壮大提供更好服务,营造更好氛围。 作为吉林省工商联的“大管家”,李维斗表示,吉林省全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设,体现了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大力支持企业家创业、兴业的坚定决心,营造了全省上下“亲商、爱商、安商、富商、育商”的良好氛围。 由此,吉林省商会经济将逐渐形成,成为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的“利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