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2-24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四川让就业扶贫直抵“穷根” |
力求通过免费培训吸纳返乡创业等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
|
|
|
|
|
【本报成都讯】又到新春外出务工季。在农民工输出大省四川,许多农村贫困劳动力靠着就业扶贫措施的帮扶,不再犯愁找工作。 广元市剑阁县下寺镇三江村49岁建档立卡贫困户杨俊华不识字,过去每到这个时候,找工作被拒是她的愁事。如今,在当地就业部门帮助下,她在县城边的天赐酒店稳定就业已近一年,做绿化每月挣1500元。 这是四川去年以来开展就业扶贫的一个缩影。四川力求通过免费培训、专场招聘、扶贫基地吸纳、返乡创业带动等多个渠道,让贫困群众“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剑阁县是四川的一个贫困县,剑阁县人社局局长刘来平说,贫困户的共同特点是文化程度偏低、缺乏技能,务工困难。如果通过就业扶贫让他们实现非农转移就业,就能将扶贫政策精准“滴灌”到“穷根”上。 34岁的李进辉是南充市南部县肖家乡老牛沟村贫困户,由于没有技能,收入不高。为此,他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就业扶贫培训班,学习货车驾驶。“不仅免学费、住宿费,还给我发交通补助。”李进辉说,就业部门帮他一把,自己再努力一把,一家4口人一两年内就能脱贫。 四川有211万贫困劳动力,各地针对性强的免费培训让大量贫困户受益。 返乡创业对脱贫的带动效果同样不容小觑。在苍溪县石门乡铧山村,赵飞鸿原本在上海经营一家园林工具生产企业,两年前回乡流转600亩土地创办了家庭农场种植猕猴桃,农户在此务工每天80元。现在,有18个贫困户在他的农场干活。 四川还把贫困劳动力纳进就业帮扶“朋友圈”。在南部县,当地依托15个驻外商会,建立商会与贫困劳动力之间的微信“直通车”,贫困群众在家里用手机点开微信,就能知道招工信息,微信视频就能面试洽谈找工作。 公益性岗位是四川对贫困群众实施的“兜底”措施。甘孜藏族自治州就业局局长何海说,甘孜州大力开发地质灾害预警、森林防护、乡村道路维护、保洁绿化等公益性岗位。目前全州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1.2万人。 四川省人社厅数据显示,2016年,四川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达79.7万人,其中就业培训13.2万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