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2-15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初创企业成长快 |
——探秘安徽经济新动能 |
作者:
■程士华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58 |
|
|
|
|
|
|
初创企业成长中,人才的供给、融资的支持以及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壮大的关键因素。这三个方面,是安徽省近年持续深耕的着力点。 “成立华米之前的10多年,我先后创业成立过3家公司。”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汪说,每次失败后的重新开始,他都坚持选择把安徽合肥作为根据地,因为这里有适合创新创业的关键要素支持,比如有高校集群,有各类融资渠道的支持、政策的扶持、办公场所的低价等。在公司最困难的2012年前后,公司高管不得不将股权、房产证等抵押融资,政府提供的300万元贴息贷款对公司渡过难关起到了关键作用。 2016年华米科技销售额达15亿元。“到2020年,华米科技可以做到50亿元的规模,再加上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累计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章晓军说,公司与安徽省投资集团合作成立了安徽省首只智能可穿戴产业基金,已经投资了美国硅谷及安徽省内外的十多家运动健身互联网应用、健康养老、芯片设计、新材料及精密制造领域的初创公司,其中多家企业落户合肥,与华米形成互补及放大效应,为安徽省智能硬件产业聚集形成初步气候。 以马钢、江淮汽车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龙头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产品结构升级,为安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我们放弃了一些大路货产品,转向汽车板这类板带中的精品。”马钢股份公司总经理钱海帆说,马钢传统上是以生产建材为主的钢铁企业,在国内外需求疲弱的经济环境下,产品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公司近年技改投入达260亿元,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人才开发、组织优化等,促使结构调整见实效,保障了马钢汽车板在此阶段的发展速度超过行业发展速度。 马钢是传统产业调结构促升级的成功案例。这些龙头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仅自身扭亏转盈,还起到了有效带动示范作用。 2016年,安徽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调转促”行动计划,建设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安徽省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呈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龙头拉动作用凸显、产业链条渐趋完整的良好态势。 金融支持功不可没。记者从安徽省金融办获悉,该省近年来金融业持续快速发展,金融总量快速增长,对经济的贡献度逐年提高,给实体企业输血效应日益显现,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基金等传统业态与汽车金融、财务公司、金融(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P2P、众筹等新兴业态共同发展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