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1-12
2017-01-12 第01版:一版 【字体】大 |默认 |
我国首个生态功能区PPP联盟发出倡议

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作者: 【记者黄涛11日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54
    今日,中国首个生态功能区PPP联盟在北京发布PPP模式助力生态主体功能区县域经济发展联合倡议书。
    该联盟的牵头企业、北方中郡投资(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郡运营”)总经理钱瑞霞在会上发言时指出,如果2016年是PPP的元年,那么2017年是最为关键的一年,PPP投资应该抓什么东西,这个是政府和社会资本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就PPP的本质来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最重要的是要引入社会资本的机制,将原来由政府大包大揽的事,交给社会资本去做。政府只当裁判员,不做运动员,让社会资本来当运动员。
    “政府引入PPP项目的目的,不止是投资建设固定资产,更要把固定资产运营起来,把钱赚回来。”钱瑞霞表示,政府必须得有投入产出的意识,虽然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也要产生现金流,实现稳定的运行。不然,如果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就会有很大金融风险。
    据了解,生态功能区PPP联盟由中郡运营、海通恒信、景域集团、蒙草生态等一批致力于生态功能区投资的企业联合发起,联盟旨在用PPP模式推动生态主体功能区县域经济发展,为县域发展提供包含县域经济咨询、投融资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产业运营、产业与项目发展管理在内的一体化协同服务。
    倡议书的联盟企业拟以项目落地执行为合作导向,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产出最大化以及县域经济发展最优化。
    在中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生态功能区承担着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的生态职能,关系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的生态安全,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保持并提高该区域的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生态功能区要实现永续发展,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普遍存在生态脆弱、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财政状况较差等情况,面临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任务。如何盘活生态资产,将县域内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生态功能区的PPP投资,就是着力化解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突出矛盾,将绿水青山转化为资产,培育生态友好型产业,最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钱瑞霞在发言中认为,为生态功能区设计PPP项目,第一件事是给这个地区找到独一无二的资源禀赋,把资源转化为资产,并培育为一个产业。而中郡运营成立以来,综合各类融资工具,整合资本,为政府、产业投资商、中小企业和原住民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例如,在东北地区的一个县级政府的PPP项目中,政府用900万元注册资本金,撬动了30亿元产业投资,其中30%项目资本金由社会资本自筹,其余70%由银团贷款解决。而由社会资本主导项目,优势在于能够平衡各方利益,对结果长期负责,自觉控制融资成本,监督建设质量,运营绩效导向。
    在这次倡议书的发布仪式上,联盟企业一致认为,PPP模式应用于生态主体功能区县域经济发展,能够实现三大突破:突破财政投入不足、县域发展受困格局,整合社会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
    同时,PPP模式可以突破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矛盾与背离的格局,项目精准定位,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同促进、良性循环的新局面。同时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封闭格局,加速实现区域间经济融合,调动全社会资源、培育县域优势产业,县域之间互相联动形成大产业发展格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