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12-30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传统行业转型贵早更贵巧 |
杨百章表示:煤炭行业难转型但秦晋集团的实践却做出了另一种解读 |
作者:
■本报记者李仁平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85 |
|
|
|
|
|
|
日前,在2016中华工商时报年会上,陕西秦晋集团公司董事长杨百章讲起了企业的转型经历。都说煤炭行业难转型,但秦晋集团的实践却做出了另一种解读。 在陕西省合阳县,300多套还未完工的老年公寓楼,已经早早地被预约。这样的老年公寓,按计划每两位老人享受120多平米的面积,室内一切是家庭式的配备,不想做饭的老人也有食堂,周围配套有温泉池、商业街等娱乐项目,若是过节子女一起住也容得下,更为关键的是,老年公寓楼距离前面的高端医院不过一二百米的距离,不方便走动的时候,医生会提供上门服务。 而很难想象,如今这个供不应求的占地5万平方米的集养老、医疗、餐饮以及小型商业服务于一体的老龄服务社区,曾经一度是让陕西秦晋集团公司董事长杨百章“头疼”的一块产业。 秦晋集团原是一家从事单一煤炭开发的传统行业企业。有当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陕西的煤炭行业,自中央提出去产能以来,因为淘汰落后、资源枯竭、证件不全等原因,已经关掉了行业内1/3的煤炭企业。剩下的2/3中,有一半是半死不活的状态。 虽然在煤炭形势下滑的环境下,秦晋集团的煤炭开采企业仍然保持了产销两旺的目标,获得了陕西知名民营企业、省级文明单位、国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标杆企业等等荣誉,但是,这家企业还是早早地开始了转型的谋划。 杨百章告诉记者,现在被一抢而空的这5万平方米的老龄服务社区,就是转型的一部分。缘起是,2013年,因为听说陕煤集团1500万吨产能要转到秦晋集团所在地合阳,涉及几万人的转移,秦晋集团就开始筹划建五星级酒店,承接接待业务。然而,受经济下行、行业去产能以及公务接待下滑等影响,原定的计划落空。这仍在建设中的计划投资近4亿元的占地13万平方米的五星级酒店,一时间就成了“烫手山芋”。 新的困境之下,秦晋集团没有选择停止转型、从长计议,杨百章做出的决策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继续转。 “对市场情况和经济形势进行新的估量,就发现我们国家即将进入老年化社会,政策对养老、医疗都非常支持,我们就有了想法,为什么不参与到国家的政策中,把我们的五星级酒店改成养老、医疗的社区呢?”杨百章告诉记者,在这之前,他自己亲身体验了看病有多难。 2002年至今,他因为心梗已经做了三次支架手术,从合阳到西安的大医院要200多公里,去北京更远,突发疾病都是要命的。 一头是自己看病的惊险经历,深感医疗在当地的市场需求;一头是国家对养老、医疗这些行业的强势支持。这让杨百章迅速下了决心,原计划为转型而建设的五星级酒店,继续转型建设成为老龄服务社区,为逐步到来的老龄化社会服务提前做准备,成就自己的事业,也为政府分忧解难。 到目前,原来计划建设的13万平方米的五星级大酒店,如今5万平方米已经建设成为老年服务社区,大约可提供300多套老年公寓,入住一年大概要两万元,在当地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样的老年服务社区他们还在进一步的扩建中。 “未来几年,我们养老这块还要继续扩大投资,占到我们业务板块的一半。”杨百章告诉记者,目前的养老占到他们集团整体业务板块的不到1/3,他们已经看到了市场的曙光,充满信心。 煤炭行业的转型到底难不难呢?谈到转型的经验,杨百章若有所思地告诉记者,目前,煤炭行业的很多企业都想转型,但是,有的是经济实力不够,更可惜的是有一些是因为手续迟迟不能完善,而错过了市场的机会。 “这里面就涉及到政府的支持,关于五个手续的问题,是不是可以有一些有原则又灵活的处理方式,比如我们在符合国家发展大政、地方规划、主管部门意见等等情况下,能否是一边完善手续,一边上马项目建设,以免因为手续误了转型时机,这就非常可惜。”杨百章说,我们工商联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在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