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12-29
2016-12-29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观点摘要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539
    1.目前PPP项目投资需求已高达十几万亿元,真正落地项目投资额却并不多。其中,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大多处于观望状态。
    2.在改革开放接近40年,中国加入WTO也已经15年的今天,一个中国企业准备到美国投资设厂,引起舆论如此关注,甚至需要企业主反复表态“没跑”,这表明很多人仍然把一个企业在什么地方投资当作一个重要的标准来判断是非。
    3.面对全球化动力由强转弱的现实和由弱转逆的风险,中国不能对来自外部的增长动能有过高期待,而应该更多地立足于内生性、结构性因素推动增长。
    4.振兴实体经济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但总归不能离开法治。法治除了确立市场主体地位、完善市场经济公平竞争规则之外,目前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发挥法治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强化对实体经济振兴的推进效用。
    5.国土资源部“两不一正常”的过渡性安排,其实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它既符合当前相关法律的规定,同时又搁置争议,将目前暂时无法解决的棘手问题留给未来。
    6.对于竞争充分、进出自由的市场,笔者一向不惮以最好的善意视之。市场里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总是难免。但市场能够自净和出清,在法治的保护下,好的公司、产品、服务会沉淀下来,差的公司、产品和服务会被踢屁股。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