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12-29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目光放远 |
|
作者:
徐骏/作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92 |
|
|
|
|
|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7日披露最新数据,今年1至11月,营改增已经减税4699亿元,全年减税约5000亿元目标能够完成。同时,5至11月,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增幅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这些数字就是营改增让企业享受到的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看待营改增需要看得远一些。营改增的作用远远不仅限于减税。这项改革的长期预期在于通过降低企业成本,可以促进社会分工的细化——一些研发、设计、营销等内部服务环节从企业主业剥离出来后,企业将更加专注于提供某类型服务,成为效率更高、专业更强的创新主体,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创造条件,从而对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