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12-28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皮耶特罗:与中国时尚产业共舞 |
中国消费者对时装需求的多样化推动时装产业快速发展,来自时装之都意大利的设计师们大有用武之地 |
作者:
■本报记者孙永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962 |
|
|
|
|
|
|
有着令人骄傲的辉煌历史的纺织服装业,于上世纪80年代成为支柱产业并在出口创汇上居国内各行业之首。然而,在其后若干年,遭遇各种关税壁垒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劳动生产率较低等自身“瓶颈”,曾一度被误读为“夕阳产业”。当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纺织服装业能否重塑昔日辉煌?意大利时装时尚设计师皮耶特罗·菲拉吉那认为“完全可以”。在他眼里,各种优质产业要素正在向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集聚。 两国服装产业时代不同但能互赢 皮耶特罗是一名时尚设计师,但也能够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看待问题。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如今已经十分发达,而意大利纺织服装业却是全球十分领先的,许多业内人士有意无意地对二者进行比较。皮耶特罗对此这样表态:很难进行直接对比,因为发展时代不同,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意中纺织服装产业优势互补将有利于推动两国互利双赢。 如今很多欧洲杰出服装设计师纷纷来到中国,中国企业也在大力投资扩大规模,对于像皮耶特罗这样来自欧洲的创业者们是很好的机遇:中国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产量,然而质量却有待提高,必须找到一条更好的路径来发展自己的产业。意大利纺织服装行业却在质量方面有着明显优势,意大利服装专家们来到中国,用他们的灵感和智慧帮助中国服装企业提高质量。 来自火锅的灵感 北京的冬日寒冷肃杀,来自意大利的皮耶特罗却能陶醉其中,他时而徜徉在喧闹的王府井大街,时而点上一根烟然后钻入胡同若有所思,时而像个“老北京”那样和街坊们唠唠嗑,时光就这么消磨着,花白胡须在寒风中显得十分优雅!当夜晚来临,风味火锅店让他情有独钟,那蒸腾的热气、沸腾的锅底、嘶嘶作响的炭火能让他瞬间发现“灵感”。 51岁的皮耶特罗拥有自己的品牌Ysack By Pietro Ferragina和咨询公司,目前正在中国创业。他的作品曾在G20峰会、APEC会议和上海世博会等等重大国际展会期间展出。他颇感自豪地告诉记者,他此番北京之行是作为嘉宾应邀来参加中国纺织创新年会的。 在与中国品牌公司和服装供应商长达15年的合作当中,他了解了中国市场,了解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因而设计出来的作品不仅时尚感强,而且适合中国人的身材和气质。至于其中“秘诀”,皮耶特罗轻描淡写地对记者说:“其实很简单!”就如同精选的食材被放入滚沸的锅底轻轻一涮,然后拿到蒜汁麻酱等等各种调味品里蘸一蘸,顷刻间就成为顶级神奇的世间美味…… “从这个灵感出发,时装版型和面料选择源自对消费者需求进行DNA破解和遴选,颜色、印花的搭配体现出设计师的审美,只要DNA捕捉准确,色彩搭配合理,那么设计出的作品一定是最好的。”皮耶特罗说。他新近设计的一幅题为“成都礼物”的面料作品,以辣椒、花椒与美女为主体元素且相互交错,准确地体现了他对成都的深刻理解和审美。 知己知彼实现深度融合 “回想当初欧洲那些大的时装集团刚进入中国时,一开始做的很苦,有的甚至做了五六年都做不进去。”皮耶特罗回顾道,因为尺寸、板型、款式等等各方面都不适合中国消费者,因为他们没能了解中国市场。但现在不一样了,一方面,他们不断了解了中国人,另一方面,中国人已经越来越普遍地接受了国际时装潮流。同时,中国时装企业也正努力走出去,他们深入地了解国外消费者的尺寸、板型、款式、印花等等,了解什么是他们喜欢的。这种基因层面的融合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逆转的。 皮耶特罗是这样一个人,尽管他的中国话尚不娴熟,但他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并不匮乏,他十分景仰一位名曰孙子的老者,在其著作《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令皮耶特罗获益匪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认为,做市场既要了解你的合作伙伴和服务对象,也要解你自己,即自己的理想目标是什么,适合与什么样的伙伴合作等等。在中国,他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他的一句座右铭是:“自己要有远见,才能赢得伙伴的尊重,路才走得长远。” 对于中国的合作伙伴,皮耶特罗的评价是:“他们都很有创意!”他了解中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一方面应当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创意,另一方面,更要提升自己的创意水平。有了创意才能赚大钱,同时还能创造新的时尚和新的生活方式,一项杰出的创意具有无限价值潜力。作为优秀的时尚设计师,皮耶特罗的经验是,依靠创新创意来帮助市场增加价值和利益。 盗版早晚走进死胡同 一个令创业者皮耶特罗感到尴尬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当下盗版现象较为普遍。发明者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精力才取得的成果,抄袭者无需支付一分钱拿来就用,就能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这是不公平的。作为一名时尚设计师,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此,皮耶特罗表示,应以豁达心胸来面对。的确,如今的抄袭盗版现象十分严重,甚至有许多作品被抄了又抄,如同多米诺一样不可收拾。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似乎无能为力。然而,这的确不是什么严重问题,因为盗版行为只能获得一些皮毛,而一件优秀作品的DNA是偷不走的,尤其在时装行业,表面的抄袭和基因上的传承所带来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没有DNA内涵的抄袭是没有前途的,会很快被市场淘汰掉。中国市场巨大,人们的需求也是多样性的,企业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才能获得时尚感强的设计成果。 “我曾经跟一位中国设计师聊过,我问他,你们从事设计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回答竟然是:‘为我的竞争者服务。’可见,真正的竞争所产生的是智慧的启迪,盗版和剽窃上不得台面的,早晚走进死胡同,不足为惧。”皮耶特罗表示。 灵感来自文化基因的碰撞结合 时尚设计源自灵感,而灵感的源泉则脱离不开时代。皮耶特罗就是这样一位有着浓郁时代气息的时尚设计师。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皮耶特罗,在20多年前就来过中国,那时的中国尚处于改革开放早期,中国人以热切心情迎接外国投资进入,并做了许多相应准备。时至今日,中国正处在深刻变革中,产业正在转型升级,企业正在修炼内功,各种先进的国际产业要素正在向中国转移,市场已经足够巨大和开放,中国将以一种崭新形象出现在世界上,国际社会是否已经做好准备迎接一个更加成熟的中国?是否会以同样的开放来迎接一个全新的中国? 皮耶特罗的回答坚定而明确:“是的!世界正在做着各种准备,迎接一个转型升级后更加开放的中国!”在他看来,中国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所有的事物都在改变。而国际社会的开放恰是通过中国的改变来体现的。细心的人会发现,中国年轻人正越来越多地接受国际时装品牌,比如Pierre Cardin,Prada,ZARA等等,国际时尚元素正越来越多地与中国传统相融合,这是一种DNA方面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却又显而易见。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同样离不开中国,二者已融为一体。 “在我的作品里,总是竭尽全力去捕捉东西方文化基因的碰撞与结合,这样才能体现产品独有的价值,才有灵魂。”皮耶特罗用一句简短的话来阐释自己的设计理念。 在他看来,当今中国消费者对时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正推动时装产业快速发展,市场如此巨大,来自时装之都意大利的设计师们大有用武之地。尤其随着国际纺织服装产业重心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转移,以及中国国内正在进行产业升级,两国时装产业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合作机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