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12-28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民心工程”成摆设伪政绩观倒成追求 |
|
|
|
|
|
|
在郑州街头,有不少地方都建有环卫工休息室。看样子,是让环卫工在劳累时临时休息,或者是刮风下雨时躲避一下。很多人觉得这样的休息室关爱环卫工,很人性化,很温暖。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郑州市中原区和二七区,多个路段的环卫工休息室从来没有开过,也不允许环卫工进入。 本来应该是美好的“民心工程”,却不给环卫工遮风挡雨,只在领导来时才找几位环卫工坐进去应付检查。怕招贼才写“休息室”的回应不知是在耍自己,还是在耍公众。这样所谓的“民心工程”只有一个字能表述,那就是“虚”,其自身也如同鸡肋一般,徒增笑柄罢了。这实质上就是一些部门和领导搞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为的是私利,留下的无非是些浮华无效的东西,其已失去了为民的初心,“民心工程”也变成了“伤心工程”,这背后就是他们的“伪政绩观”在作祟。 具体而言,该地相关部门只顾建设休息室,不去管建得怎么样,也不在意建后有没有达到使用效果。使得在实际中,室内简陋空置,工人无法进入休息。这就是典型的“顾头不顾尾”的民生工程,只知建完了事,过度的重视显现的政绩,不管实实在在的落实,实质就是不在乎其是否真的能为民所用。如果真是如此,那这样的工程其实就是“水分”,不仅急功近利,还有“欺上瞒下”的嫌疑,更凸显了这种“伪政绩观”的膨胀。 这样膨胀的、连基本人性关怀都没有的“伪政绩观”,确实不能放任。因为一旦有所松弛,其将触碰“民心”的底线,既犯了众怒,还损害了政府的形象,最重要的是,更脱离了“为民谋利”的本心,这也令世人不齿。 整治“顾头不顾尾”的民生工程,要有规范他们的决策约束机制。用监督机制挤掉其狂妄甚至是腐败的现实空间,进而推进全方面的监管与问责常态化。疏通民意渠道,用有力的实际行动让“民心工程”有民心,把“服务的理念”烙在管理者心里,除掉“伪政绩观”存在的现实土壤,从而民心所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