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12-28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营改增推开四行业减税1105亿 |
政策层面仍存在税率档次多等问题 实践层面仍面临确保政策有效落地等任务 |
作者:
【记者王洋27日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31 |
|
|
|
|
|
|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今日联合召开新闻吹风会,通报了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以来的运行情况。数据显示,5-11月,四大行业累计实现增值税应纳税额6409亿元,与应缴纳营业税相比,减税1105亿元,税负下降14.7%,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分行业来看,生活服务业减税幅度最大,下降29.85%,而建筑业减负最小,为3.75%。 具体来说,对于餐饮行业,营改增推开后,企业的销项税从5%上调到6%,而房租和原材料成本都可以在进项税中抵扣,一增一减,最终税负减轻45%。但是从所得税环节来看,今年却增长了80%。也就是说,增值税虽然省一点,但是所得税就多交了,所以整体来说,是20%左右的减负。单纯从餐饮门店这条链条看,企业确实得到很多好处。 对于新纳入改革试点的金融业来说,外界普遍预期税负会增加,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每家银行仍有所不同。河南伊川农商银行副行长李妍说,作为县级以下的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适用3%的简易征收。实际上税负比之前3%的营业税税率下降了0.24个百分点。今年5月到今年年底,银行比去年同期能够减税到192万。 而中国银行税务处处长董未萌则表示,前两个季度税负是有一定的上升。三季度能够取得的进项税可抵扣发票,就能达到二季度的3倍或4倍。政策的推出和企业的磨合还是有一个过程的,不是一下就能达到最好的状态。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但是和其他行业比起来,为什么金融业享受到的减税红利似乎要少一些呢? 对此,有关专家分析,金融业因为客户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凭票抵扣,很难享受全产业链带来的减税红利。而从增值税原理来看,金融业的增值税负本身就比较高。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研所所长李万甫指出,金融业多种产品的交易、衍生产品、创新产品,我们税法很难跟得上,还是要做一些深入的调研分析,真的能把制度在这个领域能够很好地推广、实施下去。 专家介绍,对金融业征收增值税,一直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我国在对金融业进行系统梳理后,已经给出了一套普遍征税的方案。但是由于缺乏国际先例参考,所以增值税改革未来仍将重点突破眼下的“模糊地带”,让抵扣链条更加顺畅。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张连起表示,尽管营改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且还超出了预期,但是改革仍然在进行。当前,政策层面仍然存在税率档次多、类似业务适用政策不一、优惠方式过多等问题,实践层面也面临着引导企业运用增税抵扣机制、确保政策有效落地等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营改增应该继续深化优化,适当简化增值税税率,逐步清理规范增值税优惠政策;适时启动增值税立法工作,巩固改革成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