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12-13
2016-12-13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与认证指引》发布 暨试点工作启动会在京举行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853
    【本报北京讯】12月10日上午,《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与认证指引(试行)》发布暨试点工作启动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高级顾问、创会会长洪虎,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高级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标准总监李怀康等嘉宾出席。会议由中职协副会长史绥德主持。
    中职协代会长邵章鸿作大会致辞,并从发展职业经理人事业、试点工作布局和配套工作落地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意见。他指出,中国职业经理人制度是一个系统的制度体系,是适用于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制度。在现有企业经理人制度的基础上,要着重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规范适用的职业经理人教育培训制度、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择人求职公共服务制度和行业自律的职业经理人资质持续管理与提高制度。这四项制度是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职业经理人资质的持续管理,提高中国职业经理人整体素质,推进中国职业经理人事业全面发展。
    洪虎就《指引》中关于职业经理人认知、职业资质评价、资质认证的创新性与来宾做了交流分享。他指出,职业经理人是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与认证的主要对象,弄清楚职业经理人的含义,是编制《指引》的出发点。因此,《指引》在术语和定义中,对职业经理、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的属性、职业经理人的特征作了明确的表述。同时,《指引》对职业资质的含义、资质评价视角、评价目的、评价方法等方面的认知均有创新。《指引》所设计的3个评价系统,14个评价要素,66个评价项目,完整地体现了职业资质评价的创新内容。同时在资质认证方面对认证的定义、认证方法亦有创新,并提出将资质认证与资质管理相结合。他认为,以上这些认知的创新,还要经过试点的验证,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发布会上,中职协高级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等嘉宾作了精彩发言。同时,中职协还启动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与认证、职业经理人人才市场建设等试点工作,与8家企事业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4家企业签署试点单位签约。(石晔)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