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11-25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互联网企业酝酿新一轮上市 |
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瞄准A股市场 |
作者:
■本报记者郭钇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54 |
|
|
|
|
|
|
近两年,一些海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寻求机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也有包括阿里巴巴和京东集团在内的企业将其部分业务剥离,或寻求在国内上市。近日,针对市场传闻京东金融下一步将注册地迁址新疆,行政绿色通道谋求上市的传闻,京东金融公关人士对中华工商时报记者称官方回应是“该传闻不实”。 国内股权众筹门户网站“众筹之家”称,其拿到的一份京东金融私有化基金募集说明书显示,下一步京东金融注册地将迁址新疆,走IPO新政绿色通道,在下一轮融资后,将在2019年至2020年谋求A股上市。随后,众筹之家网站已经删除了上述消息。 11月15日,京东集团在第三季度财报中公布,将出售京东金融的全部股份,以谋求京东金融的完全内资化,引发市场对于京东金融拆除VIE架构,为京东金融上市铺路的揣测。 而“双十一”前一天,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表态将启动蚂蚁金服上市。有分析认为,京东金融也可能在国内谋求单独上市。 可以看到的是,去年以来,不少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在寻求回归国内上市的机会,而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担当着经济转型的重任,一批新兴企业回归A股也是利大于弊。 京东集团这次剥离京东金融,有业内分析称目的是拆除母公司VIE架构,实现纯内资身份,实现在国内谋求各类金融业务许可的便利。 VIE架构,在国内被称为“协议控制”,是指境外的上市实体通过协议而不是拥股权的方式来控制境内的业务实体。这一架构可以绕过国家在部分特殊领域对外资的限制。 当年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的关系重组时,蚂蚁金服是支付宝的母公司,阿里巴巴根据与蚂蚁金服达成的股份和资产购买协议完成向蚂蚁金服出售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交易,此后,阿里巴巴将不再合并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财务业绩。 在京东金融剥离集团后,京东集团在京东金融中的权利与股权置换将有怎样的安排,京东集团相关部门对记者称,根据目前初步计划,京东集团将出让其持有的所有京东金融的股份。交易后,京东集团将不再拥有京东金融的法律所有权或有效控制权。同时,京东集团和京东金融计划签署一系列关于出售,经营许可以及业务合作协议,由此京东集团将从参与交易的投资人获得按市场公允价值计算的现金对价,并在京东金融未来实现累积税前盈利后,获得京东金融税前利润的40%;此外,如果中国相关监管法规许可,京东集团有权将其在京东金融的权利转换为京东金融40%的股权。 京东集团表示,此次重组的主要目的是将京东金融转型为只有中国投资者作为股东的企业,以便在中国开展某些需要政府许可的金融服务业务,并更好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 这次京东集团剥离京东金融,行业内不少人士与蚂蚁金服做了比较,都是将金融业务剥离出母公司。海外股东背景对申请金融业务牌照都产生一定阻碍。同时,业内人士揣测京东金融剥离后可能会在国内上市。 更好的利用中国的资本市场,蚂蚁金服或许也是这样思考的。“双十一”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就公开表示,将启动蚂蚁金服上市。这是否也意味着蚂蚁金服将上市计划提速,其实,早在2014年11月,在蚂蚁金服正式成立之初,马云就曾公开表示,希望蚂蚁金服在A股上市。 目前披露的数据显示,蚂蚁金服已经实现3年盈利。可以看到的是,剥离阿里巴巴后的蚂蚁金服发展速度很快。 京东集团近日也披露了剥离京东金融,从京东集团的三季报来看,京东金融一直在亏损状态。京东集团回应本报记者称,目前京东金融业务因为处于发展初期、还是亏损的,现在谈其盈利的具体情况为时尚早,但我们认为京东金融未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市场对剥离京东金融的前景还是有期待的。在公告发布的当天,京东股价涨幅达11.39%。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本次重组能顺利完成,京东金融的财务数据将不再纳入京东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京东集团的报表可能会更好看。不过京东金融还在亏损阶段,注册制还没有确切的时间表,如果想在国内上市仍存在一定难度。 可以看到的是,去年以来,已经有不少互联网企业正在排队上市或者已经具备上市条件,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互联网企业可能会迎来又一次的上市潮。此外,一些海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也正在通过各种途径,期待回归A股市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