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11-14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观点摘要 |
|
|
|
|
|
|
1.但在当前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收入分配功能已越来越力不从心的背景下,个税改革只能加速推进。而在推进的过程中,与其每次都用“传闻”“谣言”来测试公众的反应,不如大大方方地展露真容,将社会可能的反应及时释放,也使得改革方案有更多的完善机会,更能代表多数人心中的公平。唯此,“个税”才能不再成为敏感词,不再动辄戳痛公众的神经。 2.在世界经济格局没有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人民币虽然对美国贬值,但是其它国家货币贬值更大,也抵消了中国商品的价格优势。 如果结合最近美国大选,,年底美元加息都是大概率事件,从这方面来看,人民币仍然有下跌空间,并随着人民币逐渐回归其价值,对中国经济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3.无论如何,房产税出台不宜再错过“窗口期”;退一万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房产税到底行不行,推出来试才知道。总之,房产税久拖不决,不但贻误楼市回归理性,而且折损政府调控公信。 4.由于新三板挂牌企业的相关股份是可以流通的,这也意味着,一旦相关企业主动摘牌,买进其股份的投资者或将产生严重的损失。而如何保护这些投资者的利益,是新三板摘牌公司必须面对的话题。 5.尽管目前我国是世界新能源汽车第一产销大国,但就新能源汽车产品来说,如果没有高额补贴带来的价格优势,真正能打动消费者的仍然不多。有鉴于此,新能源汽车若想进一步发展,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恐怕还需要车企和核心零部件企业以国际视野,沉下心来做研发、做技术,认真围绕电池、电机、电控来做研发和设计。 6.适当的担保门槛,有利于当事人理性诉讼,合理维权,依法申请财产担保,避免盲目诉讼和恶意保全等,有效保障合法权益。但担保门槛过高,人为造成保全难,又不利于债权人快速有效维权,特别是一些民营中小企业、个人抗风险能力弱,发生一笔“烂账”就会被拖死,往往处于“等米下锅”状态,失去了提供财产担保的能力,急盼法院追回债权来“救急”,让其额外提供不菲的担保无疑勉为其难,也有违司法为民的宗旨理念。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