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11-08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花甲广交会”展现花样活力 |
|
作者:
■王攀吴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93 |
|
|
|
|
|
|
从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到迎战汇率波动影响,再到跨国并购风潮“席卷”会场,广交会从传统意义上的大卖场向全球高科技新产品集中亮相的大舞台转变 第120届广交会日前落下帷幕。作为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广交会当天度过了六十寿辰。 花甲年华,花样活力。从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到迎战汇率波动影响,再到跨国并购风潮“席卷”会场,像航母一样搭载了超过2.4万家企业的广交会,已经不止是中国外贸和全球市场的晴雨表与风向标,更是展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新动向的大舞台,显示出未来有无限可能。“一带一路”商机浓 在本届广交会上,天津世纪五矿贸易有限公司推出了全新排列的产品线。公司副总经理张捷说,这家以管材、建材、铁丝金属网类产品、研磨工具等为主打产品的企业,将目光盯紧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受‘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良好,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遇。截至目前,企业已经在巴基斯坦及斯里兰卡增设了代表处,在约旦、澳大利亚等地增加了市场布点,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有了显著增长。”他说。 事实上,从2015年以来,“一带一路”就成为广交会最引人注目的增长亮点之一,在本届广交会上,“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除对“一带一路”沿线出口整体向好外,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参展企业也达到361家,占比近60%。 也正是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以往的一些外贸洼地也正在成为新的高地。参加广交会的甘肃省交易团负责人介绍,预计到“十三五”末,甘肃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占比达到30%。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服务外包年均增长10%,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汇率焦虑”影响有限 “现在汇率对我们来说更多是一种心理预期作用,其波动对企业经营影响已大大减弱。”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市场管理部部长廖世兴说。在本届广交会上,志高空调出口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 在前几届广交会上,人民币汇率还几乎是绕不开的话题,有的企业甚至表现出一种“汇率焦虑”心态。 然而,即使在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在本届广交会上,这种“汇率焦虑”也影响有限。这一变化有人民币国际化等宏观经济因素,也有企业主动布局全球市场的微观因素。 廖世兴告诉记者,志高空调结算中有美元、人民币、欧元、英镑等,不同币种的分化对冲以及多年来企业形成的一套结算体系和风险对冲机制,明显减少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遍布全球的市场以及本地化策略,也降低了企业经营对汇率的敏感度,这一点在大企业身上更为突出。海尔海外电器产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庆福说,海尔在海外一些重要市场都设立了工厂,一些贸易直接就在当地销售结算,汇率影响不大。但对于部分中小企业特别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汇率压力依然存在。从“代加工”到跨国并购 过去,很多参展企业仍停留在代牌、代加工阶段,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驱动下,中国企业自主品牌意识增强,向中国创造转变。在广交会上,一批中国制造展露新亮点。 在本届广交会上,海尔展台上第一次出现了全球品牌区,被其收购的日本三洋、美国通用、新西兰费雪等品牌的新产品集中登场。 无独有偶——参加广交会的广东万事泰集团也在展位上打出了“欧德罗”的品牌。这家五金厨具生产企业2015年并购这个德国百年品牌后,迅速整合形成中德合一的科研、制造能力,并将最新产品带入国内和国际市场。 “在海外并购的基础上融合智能制造,我们已经完成了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变,有能力为全球提供高科技的厨具产品。”万事泰常务副总裁刘炳耀说。 就在本届广交会开幕前夕,穆迪、普华永道等发布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企业的海外并购总金额超过了17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时,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重点已经从资源相关行业转向高附加值行业,更加追求技术、品牌和新市场的融合,制造企业和民营企业成为引领并购的“生力军”。 在并购热潮的带动下,广交会也正在从传统意义上的大卖场向全球高科技新产品集中亮相的大舞台转变。刘炳耀说,并购还推动“中国制造”的全球布局能力进一步增强,“无论是全球调配资源还是满足本地消费者需求,中国企业都有了更大的主动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