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11-08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深圳力解人才住房难题 |
对杰出人才技术人才与新进人才的住房问题制定了不同的突破性政策 |
作者:
【记者胡嘉莉深圳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72 |
|
|
|
|
|
|
近日,深圳为寻觅优秀人才,人才新政策连环发,已引来海归博士的青睐。据悉,深圳前三季度向高层次专业人才发放住房补贴约1.55亿元,深圳全球揽才打造“人才高地”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让人惊叹的“深圳速度”,是靠人才拼出来的。面对一线城市普遍存在的房价高企问题,深圳的人才新政以住房为重要突破口,在为人才解决住房问题上制定了很多突破性政策。除了继续坚持和强调加大人才公共租赁住房、安居型商品房配租配售力度等政策外,还提出不少新措施或强化措施,为各类各层次人才落户深圳发展提供了“后勤保障”。 为缓解深圳人才住房困难,改善人才居住条件,增强人才吸引力,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代拟了《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于2016年7月30日正式发布实施。据了解,该措施分为创新和完善人才住房制度顶层设计、加大人才住房建设和供应力度、建立健全人才住房工作保障机制三大部分。总体而言,该措施的出台,可谓为人才新政再添加一把“火”。 买房贵、租房贵,不少在深人才如此感慨。此次《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在人才安居保障上有较大突破,释放不少“大招”。根据《措施》,深圳未来5年筹集不少于1万套人才公寓房,供海外人才、在站博士后和短期来深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租住,符合条件的给予租金补贴。 杰出人才可选择600万元的奖励补贴,也可选择面积约200平方米免租10年的住房,选择免租住房的,在深圳全职工作满10年且贡献突出并取得深圳户籍的,可无偿获赠所租住房或给予1000万元购房补贴;符合条件的其他高层次人才,在享受相关奖励补贴的同时,可选择最长3年、每月最高1万元的租房补贴,也可选择免租入住最长3年、面积最大为150平方米的住房。 另外,《措施》不仅覆盖院士等高精尖人才、博士后等基础研究人才,还覆盖到高校毕业生等中初级人才、工匠等技能人才以及创客人才等各级各类人才群体。《措施》指出,要加大中初级人才住房政策支持。加大人才公共租赁住房、安居型商品房配租配售力度。人才申请轮候公共租赁住房,不受缴纳社会保险时间限制。支持用人单位通过提供购房房贷贴息、房租补贴等形式解决人才住房困难。 对于新引进人才,也有适当的租房和生活补贴。新引进入户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可申请一次性租房和生活补贴,其中,本科每人1.5万元,硕士每人2.5万元,博士每人3万元;而在深圳工作的外籍人才、获得境外永久(长期)居留权人员和港澳台人员,也在缴存、提取住房公积金方面享受市民同等待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