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11-04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阿大葱油饼”带来的思考 |
|
作者:
■殷路长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71 |
|
|
|
|
|
|
近来,上海“阿大葱油饼”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这家已经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葱油饼铺子,因其味道酥脆、咸淡适宜而被食客广为称道,上了BBC后迅速走红。但是,一个月前,“阿大葱油饼”因证照不全被叫停,随后重新选址并办理证照。10月28日,阿大葱油饼老店重新开业。 “阿大葱油饼”之所以牵动人们的心,一来,它是上海胡同弄堂里的美食,带有上海特有的“味道”,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发展的今天,人们一直关注着这类传统小吃文化的命运;二来,在大量漂亮的发展数据后,还有一些普通的小老百姓,这些普通小老百姓的命运让人们牵挂不已。 值得欣慰的是,“阿大”和“阿大葱油饼”的问题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该问题的解决,首先得益于互联网时代的广为关注,大家纷纷在朋友圈、报纸、网络上议论、留言,使其有了一个良好的解决氛围。其次得益于政府部门的温情,政府相关部门没有简单地说“不”,而是积极地促成“阿大葱油饼”和饿了么的合作。更为重要的是,得益于饿了么的介入。饿了么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并经多方寻找,终于在永嘉路的一处饭店找到了临街摊铺,使“阿大葱油饼”的经营窘境得以解除。 “阿大葱油饼”问题的解决可圈可点。一是法律法规的尊严得到维护。无论你有“名”也好,无“名”也罢,凡是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定的,就应当停业整顿,符合规定后再重新开业。二是该问题是遵循市场规则解决的。饿了么没有简单地通过捐赠方式解决问题,而是按市场规则,利益均沾,这种做法有助于“阿大葱油饼”进入市场的良性循环中。三是实现了共赢。“阿大葱油饼”得以继续经营,阿大的生计不仅不成问题,而且面临发展壮大的契机;饿了么从双方的合作中获得小利,更为重要的是,其名气将更大、形象将更好;政府管理既体现了权威,又展现了温情;百姓们的仁爱之心得以实现,对“阿大葱油饼”的口腹之欲也可以得到满足。四是实现了政府管理的根本目的。黄浦区市场监管部门没有冷冰冰地简单说“不”,而是着眼于解决问题,通过牵线搭桥,促成饿了么与阿大的合作,实现了法、情、理的内在统一。 当然,“阿大葱油饼”一事也有令人遗憾的地方。一是政府监管部门严格执法的形象将打一定折扣。“阿大葱油饼”在当地经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并且是大大方方地经营,政府监管部门稍微负点责任,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另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给人的感觉是,“阿大葱油饼”出名了,监管部门才发现是无照经营;而又由于出名了,监管部门才没敢怠慢,为其牵线找出路。那些没有出名的“阿大”和“阿大葱油饼”们是否也有这样的幸运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二是现代化大城市中有诸多不“便民”之处。在人们心目中,一座让人舒适的城市,既要有光鲜的外表,也要有实在的里子。在大城市的生活区域,“阿大葱油饼”小吃和其他便民小店这类里子最被忽视。另外,对小吃店普遍都要办齐的卫生许可证,政府部门的管理标准也不够明确。按说,卫生不卫生的,店主和众人心里大致都有一杆秤,“阿大葱油饼”人头攒动就是例证,好在监管部门当初只说了“有卫生隐患”,但是一说到标准,没有哪个小店小铺能说的明白的。嘴长在相关部门身上,管你服气不服气的。这就带来了很大的主观性和较大的寻租空间,不便民,也不利于管理。三是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和现代城市文明的融合发展问题令人担忧。在大城市高房价、高租金的背景下,市场之手牵动的经营类店铺的价格和租金必然是市场价,“阿大葱油饼”和其他传统手工艺小店们,只能在城市无证照和无场所的灰色地带中苟延残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具有超强的视野和气魄,建立专门的区域和平台,让人们在城市中看到文明、留得住乡愁。 “阿大葱油饼”是幸运的。但是,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如何让我们的管理更科学,如何让我们的城市更有味道,如何让我们的生活更安逸,这才是需要我们长期认真思考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