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11-04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亨通集团每天“烧钱”50万换来自主核心技术 |
创新已成企业生存密码 每年研发投入在9亿左右 |
作者:
■本报记者孙永剑文/摄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504 |
|
|
|
|
|
|
一根直径200毫米、长度6米的光纤预制棒(下称光棒),在摄氏2200度高温下进行物理拉丝,被拉伸成长度达到15000公里而直径只有头发丝的1/10左右的细丝,创国内光纤制造技术之最。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日前来到位于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的亨通集团有限公司,见证了这一制造业奇迹。据介绍,亨通集团作为“民营企业500强”、“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企业,已跻身全球光纤通信前三强,还是我国目前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棒生产企业。该企业正通过研发、创新和国际化战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高研发投入换来自主核心技术 “这里有全球最大的单体光纤生产车间,有52条拉丝生产线,每天产量可达到11万-12万公里,合格率达到99%。”亨通集团工程技术人员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道。 “亨通集团作为一家民营企业,随着‘十三五’规划和‘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正面临巨大发展机遇。”亨通集团执行总裁钱建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信心满满地表示,他强调,“亨通集团作为系统集成商和未来的产业运营服务商,将在光纤通信领域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到2020年,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光纤作为宽带接入方式之一,正面临国家战略带来的机遇。 据亨通集团工程技术人员透露,为满足互联网+、4G村村通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目前该公司生产车间已进入三班倒的生产状态。 钱建林透露,在光棒制造领域,亨通集团是国内唯一有能力自主开发,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为了这根光棒,从2006年开始正式立项自主研发,到2010年研发成功,200多名研发人员,熬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董事长崔根良几乎压上了亨通全部的家当,投入6亿多元科研资金,平均每天“烧钱”50多万元。 钱建林把亨通集团的成就归功于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高研发投入。“这一点即使在经济低迷时也不动摇!”钱建林强调,比如2008年全球经济形势都不好,但那年却是亨通集团投入研发资金最多的一年,研发和产能投入达到10几亿元;此后每年研发和产能投入也都在八九亿元上下。 亨通集团的实践证明,长期坚持高额研发投入所换来的,是销售额和利润持续的双双增长,而不是相反。钱建林深有感触地说,亨通入围“民营企业500强”、“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并非偶然现象,实际上,从1991年公司成立至今,基本上每年的销售额和利润都是增长的,肯定没有过亏损或下跌,即使在经济形势非常不好的情况下也能与上年持平。 亨通集团今年成立整整25年了,钱建林给出的评价是:“总体发展稳健,年均增长达到25%左右,相当于不到四年就翻一番。”他对未来发展也充满信心:“未来3年战略规划是明确的,2015年营收达到480亿元,2018年营收规模将突破800亿元。” “如今回头看,当初所有的努力和投入都是值得的,今天我们可以无愧地说:‘我们拥有了自主核心技术!’”钱建林对此颇感自豪,他强调,在亨通集团,光棒从生产到加工工艺,到技术装备、软件开发等环节,全部是自主研发的,技术上已经全部吃透,这意味着亨通集团不论是在光棒、特种光棒的生产,还是在超低损耗超大容量的光纤以及特种光纤等方面,已经有了扎实的技术积累,未来再进行产业链延伸发展就很容易。 创新实践力争全球第一 “亨通集团的稳健发展,是与我们一以贯之的创新思想分不开的!”钱建林强调。他引用崔根良的话说:“亨通的发展历程就是创新发展的历程。亨通集团的实践表明:‘创新无时不有,创新无处不在,创新永无止境。创新才是企业生存的密码。’” 表面上看,亨通集团每年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方面所花费的巨额资金是一种机械投入,但实际上其中却包含了创新思想的不断更新。钱建林指出,以前是先确定一个标杆企业并追赶到这个标杆,然后再去追赶下一个;现在是把全世界做得最好的企业确定为标杆,通过不断创新使我们的技术和产品不断缩小与其差距,甚至达到或超过它。比如,亨通集团生产光棒和光纤,就是以美国康宁公司作为技术标杆和发展标杆的,随着创新技术不断推出,亨通集团的很多产品已经跟美国康宁公司的产品处于同一技术水平,在制作工艺上也没有明显差距了。 在钱建林看来,不断追赶标杆的过程,其实是不断获得和积累核心技术的过程。必须强调的是,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未来中国的企业一定会走技术引领发展的道路。“如今我们已经储备了一定的核心技术,取得了发展的后劲,未来还将按照‘储备一代、推出一代、成熟一代、淘汰一代’的模式来构建我们的研发体系。” “我们有底气讲,亨通集团肯定不亚于日本、欧洲的企业,当然也不亚于美国的部分企业。”钱建林坚定地表示。展望未来,他表示:“我们要用三年时间,在技术上和公司规模上进一步跟康宁缩小差距。以此为基础,亨通集团的光纤产业将从目前的全球前三位达到第一位!” 全球布局推动国际化战略 亨通集团,当初创办时只是一个乡办破旧小厂,如今正昂首阔步走向世界,用钱建林的话说:“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一定要全球化,这是大势所趋。” 据了解,亨通集团提出了“三个五”的国际化战略,即50%以上产品销往海外、50%以上资本为海外资本、50%以上人才为国际化人才。2015年亨通海外业务量已占到总销售额的20%,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5%以上。近年来,公司加快在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全球化发展布局,2012年在巴西建独资公司,2013在印度建合资公司,2015年连续并购了印尼、西班牙、葡萄牙、南非、莫桑比克等五国的光纤、电力企业,新增7个海外产业布点。 钱建林强调,集团在海外并购的同时,也会推动自己的核心技术走出去,比如在全球范围设立光纤厂、光缆厂,生产超高压电缆、铝合金电缆、海底电缆等等,并在全球进一步布局,同时还要在欧洲和北美设立研发中心,让国内的研发团队走出去,把国际上顶尖的研发人才吸引进来,实现研发的全球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