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10-31
2016-10-31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陈德罡:酉阳县“百企助脱贫”

作者: ■陈德罡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223

    重庆市酉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总人口84万,有贫困人口130286人,130个贫困村,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截止到2015年底,有贫困人口89658人,贫困村92个。今年计划完成63403人、65个贫困村脱贫任务。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是酉阳县工商联的一项重要任务。重庆市工商联2016年2月在武隆县召开全市“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动员会后,酉阳县高度重视,积极策划,提出“百企助脱贫”行动,全面号召和动员全县39个乡镇(街道)商会、9个行业商会、3个异地商会,共2066位会员(其中会员企业461家)参与精准扶贫。近大半年,有42个商会、11家企业真心诚意,真金白银参与精准扶贫,直接或间接投入的资金达1.4987亿元,让近1万多贫困人口得到实惠,2016底6000多人能实现增收脱贫。
    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
    在“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县工商联、各商会在认识上做到“两到位”。一是“万企帮万村”行动的宗旨就是要广泛组织和动员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有为才有位,在这3年内政府的中心工作是脱贫攻坚,我们责无旁贷,要全力以赴投入其中;二是脱贫攻坚是政府的事,我们要根据企业的情况,能力的大小,为贫困村、贫困户办一两件实事,既协助了政府的中心工作,又回报了社会。对非公企业,认识上也做到“两到位”。一是与过去的光彩事业献爱心、搞慈善有区别又有联系,都是回报社会、扶贫济困,区别是一定要尽可能针对贫困村、贫困户、靶向精准;二是有条件的可以做到既参与了精准扶贫,企业自身又得到拓展,实现双赢。为此,我们提出了“百企助脱贫”行动。
    (二)加强领导
    我们成立了“百企助脱贫”行动领导小组,我任组长、党组书记任副组长,副主席、副会长为成员,落实了两名工作人员。同时,全县以地域划分为酉中、酉东、酉西3个片区,落实了3名领导牵头包片、科室挂片,明确包片任务,对辖区实行“两挂钩”。一是年终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全县基层商会换届,谁的扶贫工作突出,谁当会长。同时,每月由挂片领导带队到辖区企业走访、动员、指导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到企业动员的次数多了,企业家的认识提高了,才能由心动变为行动。
    (三)明确思路
    县境内的企业体量不大,但涉农企业多,县上的优惠政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我们提出“百企助脱贫”行动,组织动员副主席、副会长企业率先行动,号召各基层商会、行业商业、异地商会要联系一个贫困村,联系两三户贫困户。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电商扶贫、结对帮扶、救济扶贫等方面为他们办一两件实事。没有高大上的要求,但行动快,效果好。板溪镇商会会长冉茂林联系山羊村,为山羊村四组的1200米便民路全部硬化,解决了该组20户人的出行问题;副会长许素芳帮扶遥玲村一组建卡贫困户戴秀枝,利用公路边的条件,帮助建起了1个小型洗车场,该户当年脱贫。龙潭镇商会会长姚元忠,为他联系的建卡贫困户维修房屋3间,解决了一家5个人的住房问题;双河镇石灰村因洪灾冲毁了自来水管道,该商会组织维修,让全村500多位村民尽快吃上了干净的水,受到了村民好评。
    (四)广泛宣传
    工商联有专人与县内报社、电视台、酉阳在线联系,对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报道。县委宣传部在今年6月牵头组织了一期和信农业参与精准扶贫的记者座谈会;中华工商时报对酉阳县板溪镇商会参与精准扶贫的方式、效果,进行了大篇幅报道。
    (五)典型引路
    “万企帮万村”行动对象是贫困村和建卡贫困户,帮扶的路径如何选择,就是树立典型进行示范和引导。商会的帮扶以板溪镇商会作为示范;扶贫以和信农业作为示范,把青花椒培育成贫困村的主导产业,对贫困户实行“三让利五优惠”;电商扶贫以阳溪电子商务作为示范,把农特产品变成商品,对有条件的贫困户子女实行免费培训,对贫困户的产品实行专人联系,免费宣传包装。另外,在结对帮扶,救济扶贫、智力扶贫等方面也进行广泛地宣传、动员。通过典型示范,达到了学有榜样。在参与精准扶贫中,乡镇(街道)商会基本全覆盖,异地商会、行业商会行动要缓一些;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参与的多一些,多数企业既有社会效益,企业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实现了双赢。
    工作打算
    (一)强化舆论宣传,鼓励引导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对积极参与扶贫做出突出成绩的民营企业在政治上给予肯定、精神上给予鼓励、政策上给予支持、社会上给予宣传,对捐赠数额大、贡献特别突出的民营企业和个人,给予项目冠名或相应的社会荣誉,在全社会营造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良好舆论环境。
    (二)坚持合作共赢,优化投资环境。村企合作关系的稳定是企业参与扶贫开发产生成效的基础。一方面引导受助的贫困村主动邀请企业参与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对口帮扶等计划的制定,注重协商共建;另一方面引导企业认真落实扶贫开发项目,主动与受助贫困村开展协商,做好切实可行的规划,注重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发挥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实现村企双方利益共享。
    (三)培育支柱产业,增强龙头带动作用。有龙头,就带来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围绕主导产业,扶持发展一批农民合作组织、扶贫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实现每个村都有覆盖贫困户的支柱产业,每个支柱产业都有1个以上龙头企业带动。
(陈德罡,酉阳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