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10-31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渝北区培养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的创新实践探索 |
|
作者:
■渝北区工商联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595 |
|
|
|
|
|
|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渝北区围绕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年轻一代培养,以抓思想引领、抓夯实基础、抓务实工作、抓激励奖惩为主线,努力打造区青年委员会成为青年企业家联谊交流、实践锻炼、服务社会、共享发展的“第二课堂”,培养一支有政治方向、有组织活力、有经营本领、有责任担当的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为渝北区临空都市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主要做法 (一)思想引领抓“三强”。一是强理想信念。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教育实践活动和党的形势政策教育为抓手,开展“坚定‘四信’理念,做时代新青年”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解读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专题讲座,引导年轻一代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强典型宣传。利用报刊、网站、电视台等多种媒体和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自有媒介宣传年轻一代典型事迹,在中华工商时报、重庆时报、华龙网等报道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10余人次,展现了年轻一代的良好精神风貌。三是强教育培训。将年轻一代教育培训纳入渝北区人才培养计划,每年举办一期高校培训班,在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开办“新生代企业传承与管理研修班”3期,培训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140余人次。常年开设“非公经济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就经济热点、政策咨询进行专门解读,拓展知识视野,提升综合素养。 (二)夯实基础抓“三重”。一是重建章立制。青年委员会成立之初,选举产生了第一届领导班子,青年委员会会长进入区总商会副主席班子,部分副会长进入常委、执委班子。2016年初,青年委员会设立会员管理部、经济发展部、法律服务部、财务工作部、联谊活动部和秘书处“五部一处”,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政治成长、活动开展、交友联谊等6项制度。二是重会员发展。从成立之初的46名会员发展到72名,不断吸纳金融、IT、餐饮、科技等行业领域优秀人才进入。青年委员会委员中,18%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7%具有海外留学经历,高学历、高素养成为青年人才的时代标签。三重经费保障。采取“财政预算一点、会费收取一点”的方式保障青年委员会工作经费。将年轻一代工作纳入渝北区工商联重点工作,每年预算财政专项资金20万元以上。广泛发动辖区内优秀青年企业家加入商会组织,合理收取一定会费,作为商会经费的补充。 (三)务实工作抓“三创”。一是创新活动开展。举办“走进会员企业管理论坛”系列活动,聚焦企业管理,碰撞思维火花。已举办“走进朗萨家私暨营改增政策解读”“走进德恒律所暨股权激励机制的设置”法律专栏等专门讲座9期。举办走进渝北“结缘论道·产融结合”走访联谊活动,与重庆市青年委员会、渝中区青年委员会、渝北区两江汽配商会等缔结友好商会。二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1+N”抱团发展模式,分行业成立一个龙头企业+多个中小微企业的抱团小组,凝聚发展力量。以阿兴记集团为龙头的“餐饮汇”,采取轻餐饮经营模式,开办了小爱家、炉鱼餐厅、米芝莲奶茶、酷姆思Fro-yo主题店,仅2年时间,分店突破10家。三是创新组织建设。率先在全市成立重庆市渝北区青年委员会党支部,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等开展“不忘初心,做政治上有方向的年轻一代”等活动。成立“青年委员会文体俱乐部”,定期举办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友谊联赛和会员主题生日月活动,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激励奖惩抓“三评”。一是评试点商会。努力打造在全市有影响力的先进基层青年委员会示范点,按照领导班子好、会员发展好、商会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工作保障好“五好”要求,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使青年委员会各项工作名列全市前茅。二是评明星会长。将政治参与度、模范带头性、社会影响力作为青年委员会领导班子甄选和评先的重要标准,每年底,从镇街商会、行业商会、青年委员会中评选出一批明星会长,树立标杆,营造创新争优良好环境。三是评最佳委员。在青年委员会内部开展“最佳委员”评选活动,采取“个人自评、委员互评、班子考评”的方式,每季度评选出“季度之星”,综合四个季度考评情况,评选出年度“最佳委员”。 二、工作成效 (一)青年委员会成为年轻一代参政议政的主渠道。目前,通过青年委员会平台推选市青年委员会委员4名,区人大代表2名、政协委员3名,累计提交议案7件、提案34件,形成调研报告6篇。其中,华廷运输集团吴建提交的“整合资源,降低成本为加快渝北区最后100米物流发展的建议”被区发改委采纳并实施。多名青年委员会委员加入全国印刷行业协会、市餐饮协会、区欧美同学会等组织,委员陈晓被聘为腾讯众创空间(重庆)导师、2016腾讯创业大赛中西部赛区决赛评委、重庆市科委创新创业导师,委员王汝强被聘为西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学院工程硕士生导师。 (二)青年委员会成为年轻一代创新创业的新阵地。目前青年委员会有8名金融、法律、管理等方面资深企业家作为导师团,形成“1(导师)+1(龙头企业),1(龙头企业)+1(行业企业)”的培养模式,成为年轻一代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重庆豆芽青年餐饮管理公司获得“豆芽青年空间:大学生创业者一站式服务平台”专项扶持资金15万元,业兴实业集团旗下“叶烧哥主题串串”成为众筹的典型代表,阿兴记食品公司拟在“新三板”挂牌掀起上市热潮,意动力(e-Force)众创空间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佼佼者,翼动科技引进上市公司联络互动成功研发无人机型ET-1。思维活跃,敢拼敢闯,青年委员会成为年轻一代创新企业发展模式,站在新时代发展前沿的排头兵。 (三)青年委员会成为年轻一代积极回馈社会的连心桥。青年委员会秉承“致富思源、回馈社会”的理念,积极开展“新青年·敬老在路上”、“新青年·圆梦在路上”、“新青年·有爱在路上”等系列主题活动,组织青年企业家入户慰问困难群众、资助贫困大学生、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等社会服务活动,引导青年企业家回馈社会。其中,远大印务建立“远大爱心基金”,关爱帮助残疾人,捐资捐物折价100余万元;朗萨家私构建“和谐职工之家”,办公司食堂、建员工宿舍、设帮扶资金,解决职工“菜篮子”和“被窝子”问题;睿诚实业吸纳下岗职工、安置残疾人200余人,减轻社会负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