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10-31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华夏幸福:打造创新生态体系 有效推动产业升级 |
|
作者:
■凌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889 |
|
|
|
|
|
|
华夏幸福认为,经济转型离不开产业支持,而产业发展所必须的科技、资本、环境等要素必需嫁接上创新因子,才能实现升级与突破。因此,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源动力,只有打造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才能有效推动产业升级 由华夏幸福、《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和《英才》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6产业中国年会”10月26日在北京举行。首度来华的《硅谷百年史》作者阿伦·拉奥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Freeman经济学讲席教授李稻葵莅临年会,一场关于产业源动力的精彩对话由此展开,吸引了业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年会围绕“产业源动力:全球协同与中国创新”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在全球技术日新月异、产业创新速度加快的背景下,中国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一趋势,释放产业源动力,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推动经济成功转型。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源动力 “向硅谷学习,中国经济必须依靠创新,这种紧迫性是很强烈的。”经过充分讨论,阿伦·拉奥和李稻葵一致认为,创新,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第一源动力。而华夏幸福在“全球技术-华夏加速-中国创造”的创新发展战略下,展现出的释放产业源动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能力和成绩,也受到与会者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今年是华夏幸福主办的第六届产业中国年会,6年中全球产业风云变幻,年会这一方小舞台,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时代奋进的大背景下、在各界精英的支持下得以共谋产业成长方略,共议产业升级话题。6年来,年会中提出的若干洞见与预测,在现实中一一兑现,年会中探讨的重要话题、分享的经验,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动力之一,这让我们倍感欣慰又深感责任重大。”华夏幸福产业发展集团总裁赵威致辞表示,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供给侧改革、“双创”、“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战略深化实施,深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节点,新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何在?产业创新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将起什么作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清洁能源等新兴技术和产业,谁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领等,都值得深入思考。 华夏幸福认为,经济转型离不开产业支持,而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科技、资本、环境等要素必须嫁接上创新因子,才能实现升级与突破。因此,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源动力,只有打造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才能有效推动产业升级。秉承这一思想,华夏幸福积极对接全球创新智慧,通过创新和资本双轮驱动,以产业新城为载体,推动产业集群集聚,推动全球技术商业化,为释放产业源动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不断探索新的路径。 事实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当下正在兴起,创新正在给人类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更好适应这一巨变,各国都在开始加快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新产业的战略布局。 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供给侧改革、“双创”“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战略深化实施,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也在寻找新动能。 与会嘉宾认为,寻找新常态下的发展新动能,首先要认清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只有认清产业源动力,中国产业升级转型、迈向中高端才能找到路径。 以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是必由之路 纵观全球各国发展历程,发达国家的经济都实现了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动能转换,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推进创新驱动。这一全球经验值得借鉴。 长期从事投资工作的阿伦·拉奥以硅谷兴盛的历程为脉络,探讨了产业聚集与升级的动力源泉,并对硅谷的未来、世界产业高端化的趋势做了预测。 “我们有优势。跟美国相比、跟硅谷相比,我总结了非常明显的三个优势。”李稻葵表示,一是我们市场奇大,全世界包括美国、印度都很难想象;二是工程师优势。中国每年700万大学毕业生,其中120万是工程类的,而中国在工程师培养上还是比较先进的;三是我们硬件较好。像华夏幸福的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上地软件园,进去以后心旷神怡。在这方面华夏幸福做了很多工作,不仅硬件搞得好,园区生活配套也好。有住宅、办公区,还修了人工湖,这点硅谷、美国赶不上咱们,这也是跟企业合作的良好结果。 李稻葵深入浅出地从对硅谷的切身观察入手,分析了硅谷兴盛的核心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通过对创新产业聚集区的优劣势分析,提出了中国打造创新产业聚集区的远景展望。 参会嘉宾们也表示,产业升级是产业从价值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的上升过程,通过产业升级,产业竞争力将得到全面提升。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节点,以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是经济转型成功的必由之路。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赵威表示:“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科技、资本、环境等要素,必须嫁接上创新因子,才能实现升级与突破。”数据显示,以创新为驱动,华夏幸福目前已在全球布局50多个产业新城,着力打造产业创新生态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华夏幸福创新发展战略成果凸显 产业创新的起步是挖掘创新源。华夏幸福坚持从创新的源头引进技术,释放产业自生动能。通过与全球创新智慧对接,促成价值链上各环节间更紧密的联系,使尖端科研与市场应用之间的技术落地转化过程更加顺畅。 据悉,随着清华大学重大科技项目(固安)中试孵化基地、清华大学XIN中心等项目陆续落地,华夏幸福已与4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与30多家科研院所达成校企合作,与100多家研发机构深度对接,这一方法体系已经初尝硕果。 此外,华夏幸福还创造性地提出并坚持“全球技术-华夏加速-中国创造”的创新发展战略,建立“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产业新城”的产业培植链条,推进全球科技创新成果在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内“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开花结果”。 为此,华夏幸福与专注于孵化器运营管理和科技创业企业培育的专业机构——太库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创新资源,构建跨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目前,这一全球创新网络已覆盖6个国家与地区,在美国硅谷、以色列特拉维夫、德国柏林、韩国首尔等地设立了16个孵化器,孵化企业319家,融资总额15.3亿元,估值180亿元,产生知识产权专利512项。 为加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成长发展,使其早日实现在产业新城内的产业化落地,华夏幸福还从企业需求出发,为企业发展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包括联动金融资源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帮助入驻企业高效对接政府服务,对接华夏幸福的载体空间、产业集群、物业服务以及相关的第三方服务等。 目前,华夏幸福聚焦了十大产业方向,形成了近百个区域级产业集群。截至2016年6月底,为各地产业新城累计引进签约企业超过1100家,招商引资额近2800亿元,创造新增就业岗位4.2万个,成功带动产业新城所在区域实现产业升级、经济发展。 阿伦·拉奥表示,在开发和推广创新成果的过程中,创新型人才和初创企业等创新源头必须得到有力支持,才能推动产业升级。实际上,这就是硅谷成功的最大秘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