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10-31
2016-10-31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甘肃省工商联:切实履责助推精准扶贫

作者: ■赵少智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478

    甘肃省工商联把“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纳入到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大局之中去谋划、去推动、去实施,提出了要利用3至5年时间,组织动员全省工商联1000个以上会员企业和商会组织参与帮助1000个以上贫困村脱贫
    近年来,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甘肃省工商联以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己任,紧密结合在非公经济人士中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在以往开展的“光彩事业”“村企共建”“民企陇上行”活动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要利用3至5年时间,组织动员全省工商联1000个以上会员企业和商会组织参与帮助1000个以上贫困村脱贫。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596户企业与1360个贫困村,63家商会与126个贫困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涉及贫困户9.1504万户,贫困人口39.84万人。现已帮助6.16万人脱贫,企业投资脱贫项目8.83亿元,公益捐赠6233.08万元。
    在行动开展过程中,甘肃省工商联把“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纳入到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大局之中去谋划、去推动、去实施,主动作为,全力推进。
注重调研先行 抓宣传推动
    自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实施了“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后,甘肃省工商联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赴全省各地开展专题调研,研究细化工作措施,整合现有工作平台和载体。与甘肃省扶贫办、省光彩会联合制定下发了甘肃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意见。
    甘肃省工商联还充分利用工商联召开执委会、常委会之机,广泛动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并在《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等媒体开设专栏,发出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活动的倡议书,拍播专题片,大张旗鼓地宣传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边实施、边宣传、边总结、边推广。
    近期,甘肃省工商联又开展了全省工商联“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督查调研,找问题、选典型、促工作。
立足互利双赢 抓产业带动
    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村脱贫,关键要抓产业带动。
    在实践中,甘肃省工商联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充分利用自身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充分挖掘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
    甘肃省川渝商会看准永登县适宜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成立了永登回乡妹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9亿元,在武胜驿镇投资建设高原夏菜加工基地,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种植高原夏菜达5000余亩,项目覆盖23个贫困村,受益农户2000多户,种植户每亩地收入达8000多元,参与此项目的农户种植和劳务收入共计达5000多万元。靠实帮扶责任抓商会联动
    商会作为工商联的基层组织,联系企业最直接、最广泛、最密切,在组织发动会员企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作用,是开展对口帮扶精准扶贫行动的基础。
    行动启动以来,甘肃省工商联有80%直属商会和商会联系会议成员单位与贫困村签定了帮扶协议,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
    今年4月,北京甘肃企业商会深入礼县实地对接了3个村的精准脱贫帮扶项目。目前,永坪镇新建村“北京陇商幸福大院”建设项目、北京圣利丰投资有限公司帮扶建设的贫困户牛羊养殖项目、北京现代之声电子系统工程公司帮助安装音响灯光项目以及中天健集团帮扶固城乡西山村实施牛羊养殖项目等均已投入实施。
借助光彩载体 抓公益扶贫
    今年7月,甘肃省工商联借助在甘肃举办“中国光彩会五届二次理事会”和“中国光彩事业庆阳行暨民企陇上行”的契机,动员全国的企业家关心、关注甘肃贫困地区的发展,在活动中,中国光彩会公益捐款2049万元,用于支持华池县南梁镇及周边6乡(镇)12个贫困村的精准扶贫,为8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318人实施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技术培训3类5项帮扶项目。
    非公企业既是甘肃省扶贫攻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又为企业自身发展拓展了空间。同时,也是工商联教育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实践。
    首先,引导非公企业参与“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丰富了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内涵。通过对口帮扶,弘扬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扶危济困、共同富裕”的光彩精神,使非公企业深刻认识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对社会的信誉,实现做贡献、促发展、受教育的有机统一。
    其次,引导非公企业参与“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推进了非公企业转型发展。近年来,非公经济的发展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劳动力、土地、技术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企业融资成本与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加之甘肃省非公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大多集中在房地产等传统产业,发展效益不高、空间不大。而甘肃省贫困地区虽然发展水平低,但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各具特色,无论工业发展、产业开发还是市场需求都具有巨大潜力,为商会和非公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对于有效拉动民间投资,推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更好地结合意义重大。
    第三,引导非公企业参与“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是工商联的政治任务。组织引导非公经济投身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是甘肃省委、省政府交给甘肃省工商联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发挥工商联和商会组织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的综合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抓手和切入点。全省各级工商联组织要主动做好贫困村与非公企业和商会组织的联系和沟通,牵好线,搭好桥,最大限度地整合好、运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要聚焦“准”和“实”,确保商会企业精准帮扶到村,非公经济人士联系助困到户,发挥商会和非公企业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最大效应。在工作中,要力戒浮躁心态,不讲形式,不走过场,防止帮扶工作简单化、行政化、机关化倾向。
    (作者系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