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10-27
2016-10-27 第01版:一版 【字体】大 |默认 |

“产业园”带动宁夏脱贫致富

作者: ■本报记者李仁平文/摄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97

    粉条,这个老百姓最常见的吃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却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做“红粉”。“红粉”因红军而得名,光在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这个回汉杂居村,就有40多家“红粉”加工厂。
    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将台堡就位于西吉县,是红军长征中最后一次会师地点。“红粉”的由来,说的便是当年红军经过这里时,不少南方的伤员留在这里养伤,最后他们把家乡的粉条制作技术传授给了当地老百姓。从此,这里的洋芋不再主要是煮着吃,而被磨成粉做成了粉条,“红粉”闻名远近。
    兴隆镇的党委副书记李学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发展至今,“红粉”已经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他们正在建立“红粉”产业园,建立标准化厂房,计划将有约50家“红粉”加工厂入驻,每家计划年产400吨,1吨大概8000元,总体产值非常可观。
    在宁夏,像这样,规划建立产业园,筑巢引凤,正在成为招商引资、解决就业、带动当地群众致富的重要模式。
    六盘山工业园区,2012年批复建设,总规划9平方公里。县里坚持边建设、边招商、边落地投产的总体思路,先后有浙江日普、大连佐源、广州香雪、福建康业等24家企业入园,计划总投资33亿元。
    最早一批入驻该产业园的宁夏爱丽纳地毯有限公司,就是劳动密集型纺织产业,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是2013年的招商引资企业,总投资8600万元,占地80亩,生产设备引进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比利时生产线,纱线进口自新西兰,主要生产羊绒汽车坐垫、地毯、挂毯等系列产品。去年全年实现总产值2700万元,工业增加值653万元,而今年到8月已经实现总产值2546万元,工业增加值1222万元,预计全年将实现工业总产值4000万元。
    2013年,六盘山工业园区开始建立“闽宁产业园”,作为当地承接东部产业梯次转移、加速产业聚集发展的重要载体。闽宁产业园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轻工、纺织产业和以农副产业深加工为方向,入园企业3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
    福建籍企业家潘文贤一家把企业放在了该园区,他们是家族企业,生产以时尚家居饰品和圣诞礼物为主,产品主要销往欧美以及东南亚地区的40多个国家,是世界最大百货公司沃尔玛和美国第二大百货公司TK公司的供应商。
    负责该公司宁夏地
区分公司——隆德县人造花工艺有限公司的是家族的潘圣贤,他告诉记者,2013年他们家族入驻该园区,由于这里的优惠政策,2014年起他们陆续将企业总部从广西,搬到了宁夏隆德,综合成本跟广西相比降低了20%,跟他们深圳分公司相比成本降低40%。
    而随着这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的向内转移,不少沿海地区的物流、包装、钢构等企业,也从东向西跟了过来,发展业务。这种聚集,也大大提高了园区的贸易便利。
    潘圣贤说,他们很多老乡都把生意放在了这个产业园,很多都是他们原来的上下游产业。单他们一家企业今年的销售量就达到8000万元,到2018预计破亿,今年带动就业1000人。而这种老乡效益,也使得他们更愿意举家迁移到这些西部省份,他自己就是举家搬到了这里,他的儿子住在宁夏银川。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