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10-26
2016-10-26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医保目录”是民营药企说不尽的痛

业内人士建议将基药目录之外药品一律推向市场

作者: ■本报记者王义伟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973

    目前我国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规模以上)的制药企业有7000家。这7000家企业,有一个共同的“图腾”:医保目录。
    医保目录的全称是《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制药企业生产的药品只有进入这个目录,患者用了这些药才能全额或部分报销,没有进入这个目录的就是自费药。所以,进入这个目录等于金榜题名,企业的销售、效益绝对是有保障的;没有进入这个目录的,无异于名落孙山,只能各显神通挣扎求存。从这个角度说,医保目录是制药企业的“图腾”毫不为过。
    9月30日,国庆长假前一天,人社部毫无预警地发布了一份《2016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这份征求意见稿,几乎是给7000家制药企业扔了一颗炸弹。对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而言,这个国庆节肯定是没过好。有人在网上发文,惊呼“医保目录一调整,整个世界都不平静了。”
“市场”攻“计划”一定有问题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会长、修正药业董事长修涞贵的时候,人社部的医保目录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还没有发布。根据坊间的传闻,“看到通知才做准备的人,过不了‘第二集’。”也就是说,有的制药企业可能已经事先做足了功课,消息发布了也会轻轻松松度假去了;只有刚收到消息的人们才会手忙脚乱找关系、找同学。
    记者不知道医保目录即将调整,修涞贵是否提前知道,也看不出来。但是,谈到制药企业和医院的关系,修涞贵脸色严肃,语调激愤。在他看来,制药企业已经完全进入市场经济体制,而医院还是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攻计划经济,那不就是腐败吗?那不就是医生开药吗?太简单了!”
    顺着修涞贵的思路,记者大致梳理、整理出了制药企业的四大主攻方向:
    第一是攻新药审批,主攻目标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这个方向的进攻导致的结局,除了一批该局官员落马,最惨烈的是该局局长郑筱萸被查,并于2007年7月10日被执行死刑。
    第二是攻药品价格,主攻目标是发改委价格司。这个方向的进攻,也导致发改委价格司多人落马,其中知名者是郭剑英,他年内受审,据报道涉及58家制药企业。
    第三是攻医保目录。医保目录将药品分为甲类、乙类,分属中央地方管辖,所以制药企业不但要攻北京,还要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第四是攻医院和医生,主要是公立医院。这是制药企业最大一块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主要由医药代表执行攻坚任务。医药代表的能耐有多大,一个小小的、大众化的阿司匹林片就能说明。有不少医生开药时,会在阿司匹林的药名前加一个“拜”字,“拜阿司匹林”,意思是要拜耳生产的阿司匹林。一字之添、一种药片,就让拜耳公司在中国赚翻了。记者采访中得知,拜耳的销售高管被国内的一家民营制药企业挖走了。
    这四个方向的进攻,耗费多少呢?恐怕没有一家企业会说出实情。但有一个数据可供参考,就是销售费用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
    可以拿一家企业的数据做个验证。这家企业在国内也算是有名气的,根据记者查阅到的资料,2015年,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接近120亿元,销售费用接近70亿元,在销售费用构成中,“市场及学术推广”占比最高,接近60亿元。
    一家企业,卖了近120亿,其中近60亿做了“市场及学术推广”。这60亿,都花到哪儿去了?作为企业,他们真的心甘情愿花出这60亿?还是一肚子苦水不敢说呢?
    还有,一家企业60亿,7000家企业是多少亿?这些花费,最终都被患者埋单了,是吗?
    细思恐极。
取消医保目录 彰显医生价值
    除了医保目录,我国还施行一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简称基药目录。基药目录列明的,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该制度自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目前分为三类,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317个品种、中成药203个品种、中药饮片不列品种,用文字表述。
    和医保目录相比,基药目录的品种要少很多,但也更实用。目前,各地的医保目录药品种类大多为2500种左右,有的超过3000种,而基药目录只有几百种。
    鉴于医保目录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修涞贵会长建议取消医保目录,完善基药目录并将其作为唯一的医保保障目录。在基药目录之外的所有药品,一律推向市场。
    按照修涞贵的设想,国家有关部门要完善基药目录,这个目录上的药品是全报销的,保证老百姓的基本医疗。进入基药目录的药品,不准独家生产,必须10家以上,这样才能产生竞争,把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为了杜绝掺杂使假,药监局要对基药目录的药品实行严格监管,“从你原材料采购就开始监管,保证基药品种的价格、质量和合理的利润空间。”
    “基药品种之外,完全放开市场竞争,尊重医生的选择权,尊重患者的选择权,明码实价。”
    基药目录之外的药品如何报销呢?修涞贵的建议是,“政府没有那么多钱给你报销,政府也不知道你药好不好,也看不懂,但是政府就一条,我就这么多钱,我给你按比例报销。简单说,你定100块钱,我报销10%,你定10块,我报销90%,这样,药企自己就把价格降下来了。这样鼓励什么呢?鼓励了那些创新药物。我的药是绝对治好你的病的,别的药不好使唤,你就得买我的药,贵也得买。”
    关于新药研制,修涞贵坦言,现在是国家给钱,不给市场。“我研究的新药,进不了医保目录,进不了医院,进不了市场,就没有研制新药的动力。”
    关于医生的诊疗费用,修涞贵也有一套方案。“医生诊疗费明码实价,我医术高,找我的人多,我挂号费1000元,最高1万元又怎么样呢。他刚毕业的,10元。患者呢,我愿意花1000元看病,我不愿意吃1000元的药,对吧?医生细细地看,好好地看,可能你药吃的少了,但是病治好了。而且,医生不要定点,不要困在医院里,哪里有需求你到哪里去,你可以到农村开诊所去。最终是患者决定你的医生好坏,你的医院好坏,这样就不会过度医疗,不会猛开药。医生就是想怎么给你看好病,你觉得值得,就有口碑,下回还来。”“这样,药企不敢乱涨价,医生绝对好好给你看病,这样才有好的口碑,医患关系也和谐了。”
    对于国人买药的习惯,修涞贵感到奇怪。“你买药为什么要研究价格呢?药品和食品最大的区别,药品是定量的,食品是不定量的,你有病才吃药,而且吃的还很少。一分钱一分货,我要买药,我就买最贵的,为什么?药品是治病的,是解除痛苦的,服装你讲价行,家具你讲价行,你说这个药品还讲啥价?而且中国药品价格是全世界最低的,药卖不过矿泉水的钱,全是畸形的。”
    修涞贵最后总结说,他的建议是高度市场化的建议。“别假惺惺的,一半市场化一半不是市场化,要完全市场化,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本来嘛,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挺简单的事,搞得可复杂了。为什么呢?就是有些部门,瞎整。有些专家,真是砖头!”
    按照修涞贵的建议,可能会造成有的药企的销售额下降,包括修涞贵的修正药业这样的知名企业。对此,修涞贵表示完全可以接受,“我是做药的,如果这样的话,我的药可能会卖得少,但我是为天下苍生计,不是为了药企,是为了老百姓的健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