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10-14
2016-10-14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有机帝国”在沙漠腹地崛起

中国圣牧独创全程有机产业链模式

作者: ■本报记者姜虹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807

    曾经是蒙牛的财务总监,年薪百万,可是却毅然走上创业道路,扎根沙漠腹地养牛并建立自己的牛奶帝国。老蒙牛人,虽然养的是牛,但身上却流淌着“狼性文化”,都天然有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他是姚同山,一个地道的“牛”人!
    不久前,由姚同山创立的中国圣牧在联交所公布了2016年半年度报告,营业收入约为16.17亿元,同比增幅接近17%;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4.02亿元,相较于2015年同期约为3.34亿元,增幅在21%左右。
    用了短短5年时间,使企业在香港上市;2016年上半年,交出了16.17亿元营收的成绩单,公司净利率达到33.02%,稳坐世界有机乳制品的头把交椅。与现代牧业、辉山乳业一样,中国圣牧(业界俗称“圣牧高科”)的业务主要包括奶牛养殖业务以及液态奶业务;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圣牧主打有机乳品。在国内原奶价格下跌,奶牛养殖企业纷纷陷入亏损状态下,中国圣牧不仅没有亏损,还能保证收入、盈利双丰收,主要得益于中国圣牧独创的全程有机产业链发展模式。
    中国圣牧是中国唯一一家提供100%由自有认证有机牧场生产的品牌有机乳制品的乳品公司。业内人士也表示,中国圣牧在环境严酷的乌兰布和沙漠中成功地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唯一的沙漠有机产业体系,的确创造了沙漠绿洲的奇迹。
    财务出身的姚同山深谙经济规模效应如何最大化的理念,因而创立7年以来的中国圣牧,在奶牛养殖业务上始终以经济规模为前提,绝大部分牧场养殖奶牛规模控制在3500-4500头之间;奶牛养殖业务始终坚持在最适宜奶牛生长的黄金奶源带地域养殖,特别是中国圣牧有机牧场均位于乌兰布和沙漠腹地。
    姚同山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第一件事就是带领400多人的团队,把大沙丘推平,掺上有机肥,在沙土上种草。为了把风沙治住,让牧草顺利生长,他们还种下了8000多万棵树,将乌兰布和22万亩沙漠改造成了饲草产业基地。
    圣牧在沙漠里打造的这个产业系统一共投资了70多亿元——不仅要植树种草,还要把黄河蓄洪区的水经过管道引进来。组建圣牧的前5年,他几乎80%-90%的时间都待在沙漠里,这才建起来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沙漠有机产业基地,也是全程可追溯的、符合欧盟有机标准的产业基地。
    乌兰布和沙漠的周围,大片纯净的沙子构成了天然的病毒隔离带,在强力的阳光照射下,沙子的炽热则是杀灭病菌和害虫的利器,这又让难得的纯净更添剔透晶莹的光芒。圣牧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公司在乌兰布和沙漠采用“以牧养草、以草畜牧”的种养结合模式,一方面将有机牧场奶牛粪便形成有机肥料,实现有机闭环;据了解,目前,中国圣牧在乌兰布和沙漠拥有38万亩土地规模,其中种植规模已经达到24万亩。另一方面因沙漠地区阳光较强、日照时间长有助于草料作物生长,并有助于奶牛将植物蛋白转化为动物蛋白,提高牛奶的钙含量而提升牛奶的品质。
    中国圣牧现拥有牧场23座,已经建设运营22座牧场,在建牧场1座,其中磴口县18座牧场,阿盟4座牧场,鄂托克旗1座牧场,目前日产鲜奶(原料奶)1300多吨。
    中国圣牧奶牛养殖事业部总经理燕生茂告诉本报记者,公司鲜奶每日350吨提供给蒙牛,伊利则每天收走100吨,剩余鲜奶由公司加工成液态奶产品。上游产业建设完成之后,他就开始着手做下游品牌建设了,大概用了3年的时间泡在市场上,推广自己的品牌,建立营销网络和团队,进行培训教育,制定市场营销战略。
    目前他们的营销网络在全国一二线市场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在三线市场达到了80%的覆盖率,四线市场有50%的覆盖率。
    在市场开发过程中他们做了三件事:第一,全部进入全国型的卖场系统,这使圣牧拥有全国性的市场渠道;第二,他们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全国繁华、高端的超级社区,建立了10万个社区店,这也是他们内部的“蓝海战略”,因为蒙牛、伊利等乳企并不太重视这些社区店,所以铺市率比较低,竞争不算激烈,这是圣牧的一个突破口;第三,计划今年在原有10万个社区店的基础上,打造6500家社区旗舰店,专卖圣牧有机产品,高举高打,全面、系统、精准地进行渠道开发。
    2016年上半年,中国圣牧生产有机原料奶20.2126万吨以及非有机原料奶9.0588万吨,其中有机原料奶自用率达到67%,标志着中国圣牧已完成从上游原料奶供应商到市场知名品牌有机乳品生产商的转变。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