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10-14
2016-10-14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发挥资管公司独特作用

信达资产深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者: ■本报记者朱永康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34

    日前,在银监会的例行会议上,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梁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作用与优势”为主题,介绍了信达资产发挥资产管理公司独特作用、深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情况。
    梁强介绍,信达资产自成立之初,即以化解金融体系风险、支持企业结构转型为己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在供给侧改革深化的背景下,信达资产处在不良资产经营的前沿,同时作为全牌照金融企业,可以通过业务“组合拳”,以“存量+增量、金融+产业、股+债、自主资金+结构化融资”等金融手段,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助力供给侧改革。
    据了解,多年来,信达资产已经在淘汰落后产能、盘活存量资源、促进产业升级、深入支持实体经济方面迈出了有力的步伐,开展了有效地探索。
    信达资产积极着力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实施推动产业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方案,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完善企业退出机制,落实国家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政策要求。
    一方面,涉及落后产能企业,通过合规程序使其“入土为安”,坚决化解产能过剩,对符合政策规定且长期经营亏损、资不抵债的近1000户国有企业推进其政策性关闭兼并破产,核销减免金融债权逾360多亿元,支持安置职工约300万人。
    另一方面,借助打包出售转让、拍卖、利用产交所等渠道,使得僵尸企业存量资源中的有价值部分可以进行再配置。十多年来,信达资产累计处置住宅、写字楼、酒店、厂房等抵债资产数百万平方米,大部分土地由政府或社会资源收回并进行规划再开发。
    信达资产通过差别化方式,着力为问题企业配套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比如对于基本面较好、暂时遇到流动性困难的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对于经营亏损但有资产整合空间的企业,综合运用债务重组、债转股、受托管理等手段,为客户量身定制一揽子金融服务,推进问题企业重整,根据政府要求维护经济与社会稳定。
    市场化转型以来,信达资产积极走“重建+再生”“产业+金融”的路子。顺应发改委颁布的产业调整政策,信达资产发挥综合金融服务功能,通过合理解决债务问题、引入第三方企业并购、引进新技术、追加投资等方式,以资产纽带实现落后产能向优势产业的转化,推动产业升级换代。
    公司根据经济新常态阶段的新特征,把握结构性转型和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充分利用行业龙头等重点客户资源,聚焦于潜力高且价格相对被低估的资产,开展特殊机遇投资业务,并利用差异化的另类资产管理业务模式,放大在不良资产市场领域的经验和能力影响。公司已先后投资设立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新兴产业基金、农业基金以及棚户改造基金等,积极支持国家战略落地。
    梁强表示,下一阶段面对不断涌现的新业务机会,信达资产将创新思路,结合实际,多策并举:第一,紧跟国家战略和资本市场热点,密切关注“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国企混改、自贸区改革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方向,挖掘其中的重整、重组和融资业务机会;第二,从项目建设切入,在交通、电力、通信、水与卫生等诸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企业搬迁、园区新建、棚户区改造、总部基地建设等项目上充分发挥全牌照金融企业优势,创新金融服务手段;第三,围绕要素跨境流动和企业“走出去”的新浪潮,通过创新股权、“产业基金+表内债权”“并购资金+一般贷款”“债券承销投资+贷款融资”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的多样化融资组合手段服务实体企业,同时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金融风险对冲、跨境投融资、财务顾问、投资银行、金融交易、资产管理等衍生金融服务。
    据悉,信达资产今年以来在深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稳步提升。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455亿元,同比增长20.2%;实现税前利润107亿元,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亿元,同比增长2.4%。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信达资产总资产实现过万亿目标,达到1.0088万亿元,增长41.3%。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